碱溶液A、盐溶液B按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述现象判断:
1个回答

解题思路: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红色金属H为Cu,蓝色沉淀C为Cu(OH)2,加热氢氧化铜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固体D为CuO,氧化铜被氢气还原生成铜和水,所以P为H2O;

碱溶液A+盐溶液B→Cu(OH)2+无色溶液E,B为铜盐,由无色溶液E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及G,G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硝酸得到白色沉淀,故G为氯化钠,无色溶液E含有Cl-,故盐溶液B为CuCl2,F为碳酸盐,F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无色溶液含有Ba2+,故白色沉淀F为BaCO3,无色溶液E含有Cl-,故E为BaCl2,再结合碱溶液A+盐溶液B→Cu(OH)2+无色溶液E,故A为Ba(OH)2,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由转化关系图可知,红色金属H为Cu,蓝色沉淀C为Cu(OH)2,加热氢氧化铜时,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色固体D为CuO,氧化铜被氢气还原生成铜和水,所以P为H2O;

碱溶液A+盐溶液B→Cu(OH)2+无色溶液E,B为铜盐,由无色溶液E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F及G,G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硝酸得到白色沉淀,故G为氯化钠,无色溶液E含有Cl-,故盐溶液B为CuCl2,F为碳酸盐,F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和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无色溶液含有Ba2+,故白色沉淀F为BaCO3,无色溶液E含有Cl-,故E为BaCl2,再结合碱溶液A+盐溶液B→Cu(OH)2+无色溶液E,故A为Ba(OH)2,验证符合转化关系,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溶液和B溶液的溶质分别是Ba(OH)2、CuCl2,故答案为:Ba(OH)2、CuCl2

(2)①D→H+P是氢气和氧化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2+CuO

.

Cu+H2O,用“单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故答案为:

(3)A+B反应是氢氧化钡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与氯化钡,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2++2OH-=Cu(OH)2↓;

F+盐酸是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

故答案为:Cu2++2OH-=Cu(OH)2↓;BaCO3+2H+=Ba2++CO2↑+H2O;

(4)CuCl2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Cl-

故答案为:取少量B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点评:

本题考点: 无机物的推断.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题目以无机框图题的形式考查C、Cu、Cl、S等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离子检验和逻辑推理能力、化学用语的书写能力,本题中H为红色金属,C为蓝色沉淀,D为黑色固体,P为无色液体等均为解题突破口,再结合转化关系利用逆推与顺推相结合进行推理判断,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