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1个回答

解题思路:读图,东西半球的判断、南北半球的划分、太阳直射点经度的计算、白昼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由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经度为西经度,再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依据也知为西半球.甲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

(2)由图中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可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甲地位于37.5°W与22.5°W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而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可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60°E.

(3)甲地为30°W,地方时为6时,乙地经度为22.5°W,即可算出乙地地方时为6:30,而乙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即可知乙地该日6:30日出,再根据昼长=(12时-日出时间)×2,即可算出乙地白昼时间长约11小时.

(4)甲地位于37.5°W与22.5°W之间的中点位置,故可推知甲地经度为30°W,由上题可知甲地地方时为6时,上海的地方时为16时,大约再过2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由题可知该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0°N,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算出该日上海正午太阳高度为69°,由此推出,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面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69°.

故答案为:

(1)西;6

(2)北;60°E

(3)11

(4)2

(5)69°

点评:

本题考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

考点点评: 主要考查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体现了学生读图能力和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