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列传 文言文现象
1个回答

词类活用

•1.富国强兵 使动 :使……富 使……强

•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 做宰相

•3.管仲因而信之 :使动 使……守信用

•4.然孔子小之 :意动 以……为小,轻视

•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 意动 以……为羞

耻 意动 以……为耻

•6.贵轻重 :以……为贵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倒装句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难句翻译指点

1、 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 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指点:关键是“信”,要理解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3、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翻译指点:顺,要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

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臣上下能亲密相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