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春》的艺术魅力主要表现在“动态美与静态美”“自然美与人物美”的和谐对立统一上.请你从选文中任选一段,也来谈谈文章是如何将“动态美与静态美”或“自然美与人物美”相结合的?
《春》不但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运用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我们不妨把《春》细细地吟诵几遍.这样,你就会发现,文章中几乎全是对称的或排比的短语、短句,而且还大量地运用叠词,诸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这种句式,结构整齐、匀称,音韵和谐、优美,节奏轻盈、活泼,充满着青春的活力.且听:“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你不觉得这语言就像春天淙淙的泉水?它笑着,唱着,跳着,跑着……逗引着游人乐而忘返.
这,不就是春天的节奏?
这,不就是春天的旋律?
比喻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朱自清在《春》里运用的比喻却有它鲜明的个性.他善于把几个具有某些相同特性而又是千差万别的事物连在一起,共同比喻另一个特定的事物.
如:“野花遍地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雨是最寻常的……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星星又无眼目传情的妙处.两者一结合,正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满地的野花在阳光照射下,争春斗艳的情态.
牛毛、花针、细丝都有细的特点;但又各有所长:牛毛多而密,花针亮目有引线作用,细丝长而柔.作者把它们集合在一起,让它们紧密合作,绣出了一幅笼罩天地的,晶莹纤柔、随风飘拂的春雨图.匠人之笔,巧夺天工.
拿文章结尾的三个比喻来说,“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都具有春一样的生命力:一个是“生长着”,一个是“笑着走着”,一个是“领着我们上前去”.同时,他们又有各自的个性:“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小姑娘”“花枝招展的”;“健壮的青年”呢,“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三个比喻一连用,就从多方面,形象地、生动地、完整地揭示了春天的个性,给人以丰富的美感.
《春》是写景的,它着力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春》又是抒情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爱恋和赞美.
《春》是一幅精美的画,它形象生动,姿态万千,色彩缤纷,春意盎然.
《春》是一首动听的歌,它曲调优美,节奏欢快,动人心弦,发人深思,激发人们珍惜春光,奋发有为.
就是这一切,酿就了《春》的艺术魅力.
就是这一切,赋予《春》永不衰老的青春活力.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8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3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1

最新问答: 请写出古代诗词中有关花的诗句 甲、乙两个仓库共存粮320吨,后来从甲仓库运出40吨,给乙运进20吨这时甲仓存粮是乙仓的2倍. my chrismas day 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x-500│≤5 我知道怎么解了,那么│x-500│≤│2x-5│+7这样的应该怎么解呢? 动物都有与各自生活环境和习性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请分析回答问题:(6分) 根据情境填俗语或谚语这位老公公已有六十岁高龄,但仍不断向人学习,他这种( )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英语单词什么时候要去掉尾字母再加LY,变成副词的呢? 在人生的旷野,寻找着自己的世界 作文 我知道有why not do sth 数学思维拓展:四·年级和五年级各多少人? 已知f(x)=log4(4^x+1)+2kx (k∈R)是偶函数求k的值? 竹子用英文这么说?竹子怎么拼? 1.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成对出现的吗?注意,是任何情况下,如:物体在桌面上运动,假如是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只有一个推力让它 某复数阻抗Z上通过的电流i=7.07sinωtA,电压u=311sin(314t+60)V.则该复数阻抗Z及其功率因数c 挨打的挨是第几声一声还是二声? 已知某电感L=0.5mH,流过电感的电流为3.18mA,电感两端电压为10V,求电感的频率, 证明u×(u×(u×(u×v))) = -u×(u×v),u是单位向量,v是任意空间向量 8x-4(6x—0.8)=1.6 最最简便的方法, 只有基本粒子可以和自己干涉吗?原子或分子可以吗?为什么? doing sth. but后面加do还是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