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
C、据30℃时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D、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或降温的方法.
A、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
B、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故描述错误;
C、30℃时A的溶解度是20g,所以3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25克A物质,充分溶解后最多溶解20g,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正确;
D、30℃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理解和应用,同时考查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细心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