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求物体与溶液的密度之差,自然要分别求出物体与溶液的密度.求物体的密度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力与体积,借助图乙中的相关数据,利用机械效率、上升速度、时间等物理量可间接求出重力与体积.液体的密度则需要借助浮力的知识来求.图甲中滑轮组用4段绳子承担物重,图乙中第5~7分钟物体正在逐渐露出液面,在水中的拉力为1200N,在空气中的拉力为1700N等信息,都是我们应该从读图中直接获得的.
金属块A提出液面后,
读图可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F=1700N,该滑轮组由四段绳子承担总重
机械效率η=
W有
W总=
GS物
FS绳=
GS物
F4S物=[G/4F]
金属块A的重力G=4ηF=4×0.8×1700N=5440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上的拉力F=[1/4](G动+G)
动滑轮的重力G动=4F-G=4×1700N-5440N=1360N
金属块A浸没时,
金属块A在液体中受到三个力作用:向下的重力G、向上的浮力F浮、向上的拉力F拉
这三个力的关系:F拉+F浮=G
绳子对金属块A的拉力F拉=G-F浮
由图象可知,作用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1200N
F′=[1/4](G动+F拉)=[1/4][G动+(G-F浮)]
代入数据计算得,金属块A浸没时受到的浮力F浮=2000N
金属块A的上表面离液面1m至金属块A上表面与液面相平,金属块上升的距离h=1m
金属块A上升的速度v=[h
t1=
1m/5s]=0.2m/s
从金属块A的上表面与液面相平上升至金属块A下表面刚离开液面.这个距离正好等于金属块A的高
金属块A的高h′=v×t2=0.2m/s×2s=0.4m
金属块A是正方体,边长为0.4m
金属块A的体积V=(0.4m)3=0.064m3
金属块A的密度ρA=[G/gV]=[5440N
10N/kg×0.064m3=8500kg/m3
浸没时金属块A受到的浮力F浮=ρ液V排g=ρ液Vg
液体的密度ρ液=
F浮/gV]=
2000N
10N/kg×0.064m3=3125kg/m3
金属块A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差
ρA-ρ液=8500kg/m3-3125kg/m3=5375kg/m3=5.375×103kg/m3
故答案为:5.375×103.
点评:
本题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考点点评: 此题难度很大,对我们理解题意的能力和公式的熟练运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也较为烦琐,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是要能从图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能对物体在液面以下、露出液面过程中、露出液面以后的情况进行单独分析,并出找其中关键物理量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