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考虑是否全部溶解,再考虑溶液的质量;(3)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4)根据在t2℃,将一定质量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变化考虑.
(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2℃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在t1℃时,将40g A物质放入l00g水中充分搅拌,有10g没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g;
(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4)由于A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t2℃,将一定质量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溶质减少,溶液质量也减少,溶质质量分数也减少,溶剂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t2;(2)130;(3)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4)②.
点评:
本题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考点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溶解度曲线中交点表示的意义,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