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在马夫的手中,不能展现才能. 辱:辱没.祇 :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而死. 4 一食(sì):吃一顿. 5一石: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6 食:同“饲”,喂养. 7 故:因此 8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9 于:在. 10 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马夫 11 槽枥:喂牲口用的槽. 枥:马棚、马厩 12 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即人们并不认识这是千里马. 以:凭借 称:著称 13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4一食:吃一顿.食,吃. 15 或:有时,或许 16 能:可以 17 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8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7 其:指千里马,代词. 18 是:这样,指示代词. 19 能:才能. 20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 21 且:犹,尚且. 22 欲:想要. 23 等:等同,一样. 24 不可得:做不到. 25 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6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7 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子,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28 之:代词,指千里马. 29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用) 30 道:正确的方法. 31 食之:食,通“饲”,喂. 32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3 材:通“ 才 ”,才能. 34 鸣:马叫, 35 奴隶人之手:马夫的手中,之:的. 36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7 临:面对 38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39 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 40 其(2):大概,表肯定语气. 41 邪:通“ 耶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2 知:懂得. 443美:才能,长处.
编辑本段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 见 ” 通“ 现 ”,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 材 ” 通 “ 才 ”,才能. (3)其真无马邪: “ 邪 ” 通 “ 耶 ” ,表示疑问,相当于“ 吗 ”. (4)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饲养;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都念sì. (5)祗:通“只”.
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是:古义: 这样的. 例: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今义:判断词. 安:古义:怎么. 例:安求其能千里也?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等 :古义:同样. 例: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今义:等候;用在人称代词名词后表示复数或列举.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例:一食或尽粟一石 今义:或者. 然后:古义:副词,表示一种情况出现以后,出现另一种情况,着重表示前事是后事的条件 例 :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个动作或情况之后. 食:古义:通“饲”喂养 例:食之不能尽其材. 今义:吃. 策:古义:马鞭 今义:策划,策略
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1.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食之不能尽其才: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2.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能力. 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活用动词,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策勋十二转:动词,记载 ——自《木兰诗》). 4.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连词,表承接. 5.食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6.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7.其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代“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代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代驱赶千里马的. 8.以 不以千里称也:把,用. 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9 尽: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尽. 食之不能尽其材: 使……尽,竭尽.
编辑本段实词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喻指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喻指识别像千里马一样的人才 辱——辱没 骈—两马并驾 称——称为 一食——吃一顿 食马者——“食”.通“饲”,.本文指埋没人才的人 才美——才能,美貌 见——显现出来,“见”通“现” 等——等同,一样 常——普通的 是——这种,作代词 策之——驱使 (执)策——打马的鞭子 道——方法 尽——竭尽 材——“材”通“才”,才能 鸣——鸣叫 通——通晓 执——拿着 临——面对着 知——识别,了解
编辑本段虚词
而(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语气较重);却(语气较轻) 故——因此 于——在 之——结构助词,的 以——凭借 虽——即使(故虽有名马);虽然(虽有千里之能) 或——有时 其——代“千里马” 安——怎么 (策)之——作代词,代千里马 以——按照 (鸣)之——助词,补充音节,无意义 而(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1、形容词用作动词: 辱:受屈辱.例句: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尽:吃尽.例句:一食或尽粟一石. 2、名词用作动词: 策:原意指马鞭,这里用作动词,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例句:策之不以其道. 3、数量词用作动词: 千里:日行千里.例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尽:使……尽,竭尽.例句:食之不能尽其材.
特殊句式
1. 反问句:其真无马邪? 2.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 3.介词结构后置: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4.省略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5.省略句:策之不以其道.
重点语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被埋没的根本原因:论点;点明中心)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其不知马也 可不写)(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据2010年河北保定望都所发语文教参) 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再次点明文章中心句子) 4.点明中心的主旨句:其真不知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