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收藏:
0
点赞数:
0
评论数:
0
1个回答

解题思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观察该同学的操作步骤可以发现,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这样就降低了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其次,滴加碘液应在水浴并冷却后,否则就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是由唾液引起的.也有可能由于碘的升华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再次,水浴时间太短,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左右.

(2)在水浴前就滴加碘液,溶液会由于淀粉的存在而变蓝色,待水浴后,溶液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蓝色会逐渐退去,因此实验现象应该是先变蓝色后消失.

(3)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就是由唾液引起的,因此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

若要实验结论可靠,应该设置对照试验:增加一个试管,编为2号(原试管为1号),试管中滴加等量清水,其它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如下表: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实验现象

1号 馒头碎屑+2mL清水37℃水溶,10min加两滴碘液不变蓝色

2号 馒头碎屑+2mL唾液 37℃水溶,10min 加两滴碘液变蓝色故答案为:(1)应设置对照实验;应水浴后在滴加碘液;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

(2)不符;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

(3)不可靠;增加一个试管,编为2号(原试管为1号),试管中滴加等量清水,其它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这样的实验步骤.

点赞数:
0
评论数:
0
关注公众号
一起学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