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探究了“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其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下:操作步骤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分泌有关.
(1)实验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几处错误,请你指出并纠正.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2)该同学的实验现象会如何?请你帮他描述出来______.
(3)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否可靠?______,请你纠正过来______.
解题思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1)观察该同学的操作步骤可以发现,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这样就降低了实验结论的可信度;其次,滴加碘液应在水浴并冷却后,否则就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是由唾液引起的.也有可能由于碘的升华而使实验现象不明显;再次,水浴时间太短,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左右.
(2)在水浴前就滴加碘液,溶液会由于淀粉的存在而变蓝色,待水浴后,溶液中的淀粉被唾液消化了,蓝色会逐渐退去,因此实验现象应该是先变蓝色后消失.
(3)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就是由唾液引起的,因此实验结论是不可靠的.
若要实验结论可靠,应该设置对照试验:增加一个试管,编为2号(原试管为1号),试管中滴加等量清水,其它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如下表:
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实验现象
1号 馒头碎屑+2mL清水37℃水溶,10min加两滴碘液不变蓝色
2号 馒头碎屑+2mL唾液 37℃水溶,10min 加两滴碘液变蓝色故答案为:(1)应设置对照实验;应水浴后在滴加碘液;应将试管放在37度水中水浴10分钟.
(2)不符;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
(3)不可靠;增加一个试管,编为2号(原试管为1号),试管中滴加等量清水,其它条件与1号试管相同.
点评:
本题考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了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这样的实验步骤.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1

最新问答: In case of emergency, whether knowing how to apply first aid 英语高手请进!有关形容词和副词 比较级的题目!谢谢!!2(1) 1.FeCl2溶液呈浅绿色,其中存在着下列平衡:Fe2+ +2H2O===Fe(OH)2+2H+往该溶液滴加稀盐酸,发生 善于从他人失败之处吸取教训的例子 Cr12MoV淬火后,硬度要求在50-55度,回火后硬度只有42-48,为什么不抗回,为什么硬度不均匀 在环境温度低于体表温度时,环境湿度大小与体表温度流失速度成反比吗?求依据. 在△ABC中,AB=20cm,BC=30cm,AC=40cm,把它分成三个三角形,使它们面积之比为2:3:4,画出图形及 英语翻译If you will be rich man ,will you not love football?answ 波长为440nm的光垂直照射在光栅平面上,产生的第二级谱线的衍射角为45,另一个未知波长的单色光照在同一光栅上的第一级谱 三分之乘十的负二次方 数列an满足an+1=2an (0≤an<1/2) 2an-1 (1/2≤an<1) 若a1=6/7 则a2010的值为 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____向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双木成林 成语双林成林是成语吗 选择求答案并解释. I know a very good boy ___luke. (A 、name's B、 name 风雪夜归人的上一句是啥 声情并茂的 “茂” 的意思,①茂盛 ②丰富而美好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一书就是他编写的。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翻译1 对他们来说去攀爬是危险的2 由于工作太辛苦,他生病了3 我不认为骑自行车不及徒步旅行受人欢迎 只要哪里有生活的脚步,哪里就有山路,哪里就有沉甸甸的收获.是不是排比句? 一个数的3分之1比它的25%大28,这个数是多少?不要用方程
相关问答: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