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NaOH+HCl=NaCl+H2O40 36.520 XX=18.25还有1.75gHCl剩余、所以是酸性的、变红
最佳答案:A,因为A可以和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但和盐酸没现象,B硝酸银和硫酸还有盐酸都有沉淀生成.C和盐酸还有硫酸都有气泡生成.D紫色石蕊试液,2种溶液都变红色.故选A
最佳答案:100g10%的HCl表示HCl有10g,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56mol,而100g10%的NaCl表示NaCl有10g,则NaCl的物质的量有0.25mol
最佳答案:红色氢氧化钠式大于盐酸,即单个氢氧化钠分子比盐酸分子重所以相同的质量,盐酸分子多因为这个中和反应2种分子1对1,所以反应好了盐酸分子会多所以溶液会呈酸性,所以是
最佳答案:如果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中和,那么HCl与NaOH的质量比是36.5/40,如果是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HCl与NaOH的质量比是1/1,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对于推论的正确与否的分析,最简洁的方式是通过相应的反例来证明正确与否,只要能够找到一个反应印证其错误就说明是该结论不成立.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石蕊是常用的指示剂,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中性溶液中石蕊不变色.A、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A正确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石蕊是常用的指示剂,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中性溶液中石蕊不变色.A、混合后溶液的pH<7,说明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变红,故A正确
最佳答案:A、只是酸碱指示剂与氢离子结合,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可能所有饱和溶液都能在沸水中变为饱和胶体.氯化铁也只是水解,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白色变绿色,最后变红褐
最佳答案: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水解不是c 生成Fe(OH)2 白色 然后被氧化生成Fe(OH)3红褐色 绿色是两者的混合物d. 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不是选c
最佳答案:NaOH+HCl==NaCl+H2O40 36.5x 50g*3.65%40/x=36.5/(50g*3.65%)x=2gPH=7即恰好完全反应,所用氢氧化钠溶
最佳答案:我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相信这个知识点你是懂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于发生反应后有水产
最佳答案:A,比强酸弱的是弱酸,比弱酸强的不一定是强酸,溶解度不能判断是否是强弱酸
最佳答案:根据题目,得知盐酸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反应(因为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因此反应系数比为1:1又因为盐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质量设溶液质量为m,得出 a%m ÷ b
最佳答案:ABD 我也做到这道题,a盐酸有剩余(即过量)b并非所有酸(弱酸)d只有硫酸所以只有C是对的
最佳答案:盐酸的量太多,消耗完石灰石,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有剩余.
最佳答案:C不可行.盐酸和硫酸都是酸,都呈酸性.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它们应该用氯化钡溶液进行区分.如果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无明显现象的是盐酸.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由于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碱都会变色,所以滴入石蕊不会变色这说明溶液呈中性,因此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由于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碱都会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由于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碱都会变色,所以滴入石蕊不会变色这说明溶液呈中性,因此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据此分析解答即可;由于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碱都会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碱的化学性质,仿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检验氢氧化钾溶液是否变质,即检验碳酸钾是否存在,据此根据碳酸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