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可以溶解在水溶液的水中,形成一水合氨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都可以.举一个:NH4NO3+NaOH=△=NaNO3+NH3↑+H2ONH4Cl+NaOH=△=NaCl+NH3↑+H2O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氨水 氢氧化钠 盐酸 醋酸稀释百倍后,碱的PH依旧大于7,所以碱在前,而同样稀释百倍,氨水的电离平衡会遭到破坏,越是稀溶液电离程度越大,因此氨水的ph更大,同理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亚甲基兰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硫酸铜和过量的氨水混合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即铜氨络合离子,这种离子较稳定,不和氢氧化钠反应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5
最佳答案:促进,(酸碱中和促进电离)抑制,(碱性溶液抑制电离)抑制,(同离子效应抑制电离)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不一定,还可能一样多.若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则氨水必定过量(因NH3·H2O为弱碱,因此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氨水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氯化铝溶液 与 氨水反应: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氯化铝溶液 与 氢氧化钠反应:Al(OH)3 + NaOH = N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在这四种里面,硫酸铜最好辨别,加水变蓝,生成的是五水合硫酸铜氯化钡就加入硫酸生成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氨水的话就用一个大烧杯把一杯氨水和一杯无色酚酞试液罩住,观察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前者的PH是降低,因为加入了氯化铵,NH4+的浓度升高,抑制了一水合氨的电离,导致氢氧根离子的浓度降低后者也是降低,因为NH4+会和氢氧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导致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1)向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铵溶液,不管怎么加,反应只有一种情况Ba(OH)2+(NH4)2SO4=BaSO4↓+2NH3·H2O(2)向碳酸氢铵溶液中滴加氢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导电能力和离子浓度有关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pH均减小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解释没那么复杂,只要比较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小即可.ph为11的氨水和氢氧化钠各稀释100倍后,氨水ph值>9,氢氧化钠=9.由此可见氨水中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化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在温度较低时(NH4)2SO4+2NaOH=Na2SO4+2NH3·H2O此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当加热时(NH4)2SO4+2NaOH=(加热)Na2SO4+2NH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你可以不用那么复杂的考虑,假如说先和铵根反应,那生成一水合氨吧,那一水合氨还是要使镁铝离子沉淀而变回铵根的,化学反应不会这样来回反应的,所以是先和镁铝离子反应.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铜氨溶液,如:1、硫酸四氨合铜Cu(NH3)4SO42、氢氧化四氨合铜Cu(NH3)4(OH)2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氢氧化四氨合铜溶液,溶质化学式为:Cu(NH3)4(OH)2,它可以由硫酸铜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而形成,其中氨水过量,它会挥发出氨气.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盐酸与氢氧化钠、氨水都是1:1反应,现在消耗的盐酸相同,它们的体积相同,所以A正确.因为氢氧化钠是强碱,氨水是弱碱,浓度相同时,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是不相等的【氨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PH从大到小依次为氨水 氢氧化钠 盐酸 醋酸原因是醋酸为弱酸,在水中未完全电离,加水稀释之后又有醋酸分子电离出氢离子,而盐酸在PH=3时已完全电离,所以在稀释之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