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比较H+、Cu2+、Cl-、SO42-四种离子的放电顺序阳离子H+SO42-阴极铜离子放电结束后才是氢离子放电阳极氯离子放点结束后才是硫酸根离子放电规律:先分组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离子放电顺序的实质是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或者还原性顺序,因而根据得失电子的容易程度放电顺序得电子能力:铜离子大于氢离子失电子能力:氯离子大于氢氧根离子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阳极上发生失电子,阴极上发生得电子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水溶液中含有多种阳离子时,它们在阴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Ag+>Hg2+>Fe3+>Cu2+>H+>Pb2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因为溶液越浓,测试电极上附着的物质的量就越多(通常认为电极附着溶液的体积是一定的),如果放在稀的溶液中,可能会显著改变被测液的浓度,得到错误结果.如果稀溶液的话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这只是一种测试方法而已,也可以从浓到稀,只要你可以每测试一次就清理容器重新配比,或者适当添水,前提是你有足够大的容器(99%浓度稀释成1%需要增加溶剂9900倍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因为溶液越浓,测试电极上附着的物质的量就越多(通常认为电极附着溶液的体积是一定的),如果放在稀的溶液中,可能会显著改变被测液的浓度,得到错误结果.如果稀溶液的话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高中阶段老师给出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是指大家在同等条件下,等你学了大学物理化学后你全明白了,阴离子的放电顺序按电极电位值进行比较.实际情况还是挺复杂的,高中阶段只要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影响离子放电顺序的因素有多种,如离子本性,离子浓度,电极材料,电流密度等等.中学所学习的放电顺序涉及了"离子本性".而未提离子浓度的影响.你上面所说就是这样的问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升高温度促进弱电解质电离,温度越高,金属晶体的电阻越大,据此分析解答.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金属导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电解池装置,首先看阳极材料.若为活性电极则电极参与电极反应,阳极上无阴离子放电;若为惰性电极,在阳极上才会有氢氧根离子之前的离子放电,只要有水在氢氧根离子之后的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这两个H+后面是标注有问题.应该把(酸)改为(理论);把(H2O)改为(实际).即:第一个H+代表H+放电能力的理论位置,第二个H+代表H+放电能力的实际位置.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因为电解硫酸锌溶液,溶液含有氢离子,锌离子,氢氧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源正极与阳极相连,且只有锌失电子.电源负极与阴极相连,且在溶液中有大量的二价锌离子,它得电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粗铜做阳极,以Zn > Ni >Ag的次序依次放电(金属活性次序);若阴极增重64g 共转移电子数64mol那阳极减重64g 转移电子数不为64mol ,这是因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水中氢离子氧化性大于钠离子 所以是氢离子得电子 放电顺序从大到小是(离子)银 铜 三价铁 酸中的氢 二价铁 锌 水中的氢 铝 镁 纳 钙 钾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3>1>2>4根据盐所对应酸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弱,则盐越易水解,相同浓度时,水解后形成的溶液的碱性越强.酸性:醋酸>碳酸>HCO3->Al(OH)3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