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过氧基团中的2个过氧离子自身歧化,一个过氧离子把电子交给另一个过氧离子,生成活泼性的氧原子和2价负氧离子,2个活泼氧原子结合,就是氧气,2价负氧离子和2个氢离子
最佳答案:过氧基团中的2个过氧离子自身歧化,一个过氧离子把电子交给另一个过氧离子,生成活泼性的氧原子和2价负氧离子,2个活泼氧原子结合,就是氧气,2价负氧离子和2个氢离子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Cu和浓HNO3反应发生:Cu+4HNO3=Cu(NO3)2+2NO2↑+2H2O,反应中Cu被氧化,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硝酸被还原,N元素化合
最佳答案:化合价改变值乘以系数就是电子转移数
最佳答案:铝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铝失去3mol电子,0.2mol铝失去0.6mol电子,即.0.6*6.02*10^23个,所以选D
最佳答案:① 错误 铝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0 +3Al~AlO2- 化合价升高3,失去3e-2.7g Al 为0.1 molAl 失去电子数应为0.3mo
最佳答案:根据得失电子平衡生成氧气的电子数目应该是来源于水的,氢氧根的电子来源于负一价的氧,电子数目呈1:1关系
最佳答案:1、2Na2O2 + 2H2O = 4NaOH + O2↑这里Na2O2自身氧化还原反应,O元素-1价,产物分别是-2价和0价,打个比方,2个-1价的氧原子,其
最佳答案:氧化剂具有氧化性,(不一定是易,是“能”)得电子,化合价下降,发生还原反应,自身被还原,在反应中氧化其他物质,使其他物质失电子,化合价上升.基本是对的.
最佳答案:浓硝酸比稀硝酸氧化性强,氧化性强弱与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得失电子数目无关.硝酸和铜发生反应时,硝酸先将Cu氧化且自身被还原为NO,由于浓硝酸氧化性强可继续将NO
最佳答案:体现氧化性 升高化合价 失电子 被氧化 做还原剂 化学变化 因为有强氧化性
最佳答案:常温下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反应式1)在加热条
最佳答案:A错NO和O2不会形成混合气体因为它们会反应生成NO2B对2Na2O2+2H2O===4NaOH+O2↑78g过氧化钠为1mol失去1mol电子电子转移数为1m
最佳答案: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1)最小公倍数法: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
最佳答案:错,就像铁和钠与酸反应,铁失去两个,钠失去一个,但钠比铁还原性强的多对,比如正三价的铁离子会被还原成正二价的亚铁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