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稀释到约3/4体积时,崐将容量瓶平摇几次,作初步混匀,这样又可避免混合后体积的改变.然后继续加蒸馏水,近标线时应小心地逐滴加入,直至
最佳答案:应该是容量瓶,烧杯,玻璃棒,滴管.一般的话就是烧杯,量筒,玻璃棒.
最佳答案:公式:W=M质/M液×100% 记住无论加多少水,它的溶质质量是不变的,而溶液质量是原本的溶液质量+所加水的质量
最佳答案:这样说吧,把浓硫酸和浓盐酸混合起来,加水稀释至混合溶液的n倍你原来的5种溶液的溶剂是水,就加水稀释至混合液的500倍;溶剂是CCl4,就不断加CCl4至混合液体
最佳答案:稀释溶液计算的关键点是稀释前和稀释后溶质的质量没有变然后要记得稀释后溶液的质量增加
最佳答案:加水可以稀释溶液,但能不能改变溶液的性质就要依溶液的物质而定.如果溶液中存在化学反应,而水又是反应物或生成物,加水可能改变化学平衡,溶液的导电性什么的可能就变了
最佳答案:我们讲稀释溶液时,溶质的质量不变那是在不外加溶质的情况下呀,你现在溶液还有晶体,稀释的时候相当于外加了溶质,那溶质的质量当然就变了.
最佳答案:容量瓶只定容.不能稀释或作反应容器.稀释和反应都应该在烧杯中完成
最佳答案:一般情况下是在溶液中加水,但也有极少数情况例外.比如浓硫酸的稀释.必须把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反过来操作.
最佳答案:滴定是精密的工作,精度要求高.实际上总有误差,浓度低的,在刚好完成时不易过量.过量哪怕不足一滴也会造成较大误差,达不到要求.主要是提高精度和便于操作.
最佳答案:越稀越电离,从平衡常数出发,假设电离程度不变
最佳答案:加水稀释,平衡向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固体和纯液体的系数不考虑在内)其中弱的电离的正方向就是化学计量数增大的方向.因为弱的电解质越稀电离程度越大.就是这样吧
最佳答案:浓度减少的倍数.如1mol/L稀释一倍就是0.5mol/L,10%稀释一倍就是5%.
最佳答案:升温和稀释都能促进HCO3-水解,加入NAOH溶液会反应生成碳酸钠都不可能接近1:1.所以只有加氨水来抑制HCO3-水解才能接近1:1
最佳答案:不能烘干是因为容量瓶不能进行加热.包括像如果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放热,要待溶液冷却后再进行转移,因为温度升高瓶体将膨胀,所量体积就会不准确.
最佳答案:像NH3.H20可逆生成NH4++OH-,加水平衡正向移动,越稀越电离,电离度增加
最佳答案:具体的话就是这样:(1)取5ml的溶液加水稀释到25ml1000μg/ml * 5ml / 25ml = 200μg/ml(2)再由(1)取20ml稀释到25m
最佳答案:一体积的母液加28体积的水.例如1.有母液10升,那么需要加280升水,即可配制成所需要溶液的浓度.2.如果需要100升70mg的溶液,那么需要母液的体积是10
最佳答案: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宏观).注意,这里是指浓度,稀释溶液,相当于减小了浓度.当然,还要注意化学反应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有
最佳答案:稀释溶液测ph和测导电性这才是弱电解质的真正特征,好比一种定义的初衷其他的都是它的衍生出来的性质,不是证明,是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