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登录后你可以
不限量看优质内容数百万级文库任意搜索精彩内容一键收藏
最佳答案:当价格是60的时候,需求量是70,此时的价格弹性系数等于需求函数的斜率的绝对值乘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商.因此此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等于360/7.同理可得当价格是4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你先利用效用函数分别对q和M求偏导,分别设为边际效用MU和 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λ。只要你对上面那两个分别求偏导,然后利用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公式MU / P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需求函数=供给函数; -3+48/p=p-11,可解得 p=12,q=1市场均衡价格和实际供给需求p=48/(q+3)消费者剩余= ∫ [0,1] 48/(q+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应该是U=q^0.5+3m吧,0.5是次方,不是系数。在高中就学过导数x^n求导数为nx^n-1,则q^0.5求导就是0.5q^(-0.5),然后U对q求导,3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D(2)=20-2*2=16,D(3)=20-2*3=14,所以可知随价格的上升,消费人数由16降为14.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c1=0.5*[(5-2)*(10-2*10/5)]=9c2=0.5*[(5-4)*(10-4*10/5)]=1所以各是9和1.知道了吧(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内容吧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根据条件,M=qp.其中p为某种商品的价格.U=q^0.5+3qp我们知道,购买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是:MU/p=λ --- ①.其中λ表示的是每单位货币的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总效应比较简单,直接把两个需求求出来,然后相减就行了.p = 20时, 需求为90;p = 40是,需求为50,所以总的效应为90-50=40(我估计你这里写错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当价格为2元时,q=6,消费者剩余是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6*(5-2)*0.5=9当价格为3元时,q=4,消费者剩余同样可以求得为4*(5-3)*0.5=4当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因为1≤f(-1)≤2,所以1≤a-b≤2 ①因为2≤f(1)≤4,所以2≤a+b≤4 ②f(-2)=4a-2b①+②得 3≤2a≤6,所以6≤4a≤12①-②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C 这个不做解释了D 只有D了,其他有的是交叉效应,只有d才是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C C不是边际效应,这个考察概念A 长期成本曲线是通过原点的D 在产量增加,平均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1.无奖金,时期1收入300元,时期2收入625元步骤一: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函数时期1消费x和时期2消费y的关系为y=625+(300-x)*0.25=-0.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p=8 Q=10 消费者剩余 1/2(10-8)*10=10P=4 Q=30 消费者剩余 1/2(10-4)*30=90消费者剩余增加了90-10=80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效用函数为U=X^2*Y^2,其中(,x,y分别是两个商品的消费量,U(x,y)是消费这样一个消费束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原式可写为U=Q(X)^2*Q(Y)^2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一、E=(dQ/dP)*(P/Q),因为Q=(90-P)^2 = 90^2-180P+P^2,所以dQ/dP=2P-180,当P=60时,Q=30^2,dQ/d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U(0,Y)=U(1,Y-2000)Y^0.5=15/14*(Y-2000)^0.5Y=450000/29买第一辆车U(1,Y)=U(2,Y-2000)Y=31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