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取一点蒸馏水加入到试管里,然后加入碘水,若变蓝色,则证明淀粉通过了半透膜. 补充: 第二问,因为离子可以通过,所以只需取去 半透膜 中的液体,加入到试管,滴入
最佳答案:氧化性为Ag+>Fe3+>Cu2+>H+>Zn2+Ag+先反应,0.01molAg+消耗0.005molFe,剩馀0.005molFe其次是Fe3+反应,0.0
最佳答案:会置换出单质银,直到银离子消耗完,接着置换出单质铜,最后存在的是;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一定存在,而金属离子的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Zn2+、Ag+、Cu2+都
最佳答案:氯仿中碳氯键是共价键,没有氯离子.盐酸中的氯化氢,虽然氯氢键也是共价键,但受水的极性诱导,电离产生大量的氯离子.恩,银离子必须和氯离子才能反应,单有氯元素是不行
最佳答案:14克铁粉就是14/56=0.25mol,全部溶于稀硝酸,但是不能确定铁的化合价.溶解14克固体,放出气体后溶液增重8克,说明放出气体14-8=6克NO,是6/
最佳答案:不可是后两种只可能是氯化铵,因为氯化铵水解显酸性,相当于在溶液中加H+离子.所以溶液就可以看做Cu和硝酸了.于是就反应了.3Cu+ 8H+ +2NO3- ==3
最佳答案: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生成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所以浓HNO 3 在光照条件下变黄,故A正确;B.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碘单质遇淀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生成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溶解在溶液中;B.氯气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C.亚硫酸根离子能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若溶液有银离
最佳答案:离开的no的质量=6g=0.2mol电子=0.6mol efe=.25mol 提供..75mol然后十字交叉.5 .15..6.75 .1=2:3
最佳答案:是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干燥的NO2是不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色的.3NO2+H2O=2HNO3+NO6I- +2NO3- +8H+=3I2+2NO+4H2O
最佳答案:其实主要是跟淀粉里面的杂质有关,因为我们得到的淀粉主要是有植物提取来的,由于在这些植物中有其它杂质,因为提取不方便,所以我们的淀粉可能还含有无机盐和另外一些有机
最佳答案: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黄色三价Fe和无色NOFe + 4HNO3 ---> Fe(NO3)3 + NO + 2H2O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NO22NO + O2
最佳答案:当然是石灰水了.加入石灰石时,当发现有白色沉淀时,说明硝酸已经除去,溶液为中性,而澄清石灰水,没有什么现象可以说明溶液中硝酸已完全反应
最佳答案:根据“充分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4.4g固体”可知:1、硝酸没有剩余;2、生成的是硝酸亚铁;所以5.6g铁对应的硝酸根是0.2mol【未被还原的硝酸】;根据“产生
最佳答案:问题一:A点以后暂时没有气体说明硝酸根离子已经消耗完了,溶液中还有铁离子和氢离子.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氢离子,在铁离子消耗完才会有氢气,BC段产生的是氢气 所以B
最佳答案:D该气体能使碘化钾淀粉溶液变蓝,说明气体具有氧化性,能氧化碘离子,AC不正确。又因为它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