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50克.100克10%的硝酸钾溶液有硝酸钾10克,含硝酸钾10克的20%的溶液为50克,所以水分蒸发掉50克即可.
最佳答案:食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而溶剂达到沸腾后大量减少 所以浓度升高 之后析出晶体
最佳答案:氯化钠的质量的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3/15×100%=20%答:(略)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水,析出晶体5g后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可知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水,析出晶体10g,即10g饱和溶液中溶解5g氯化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水,析出晶体5g后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可知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水,析出晶体10g,即10g饱和溶液中溶解5g氯化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水,析出晶体5g后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所以可知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水,析出晶体10g,即10g饱和溶液中溶解5g氯化
最佳答案:A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A正确;蒸发结束是在蒸发皿中还有少量液体时,利用余热将水蒸干,B错;KOH的加入能引入K +,C错;pH试纸不能湿润,否则会引起误差,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甲乙两烧杯中的溶液由不饱和转变成饱和溶液溶剂相差10.0g,溶质相差5.0g,5.0g溶质溶解在10g溶剂中所形成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由此可知该温度下的
最佳答案:1 室温时将某氯化铵溶液蒸发掉10克水,析出2.6克晶体,继续蒸发掉5克水,析出晶体1.9克,则室温下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为__1.9g/5g*100g=38g
最佳答案:蒸馏出来的物质是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的,而且需要分离液体混合物的话,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效果.您所说的氯化钠溶液,达到水的沸点
最佳答案:分析:溶液分成2等份,每份的质量是500克,据其质量分数可求溶质的质量.第(1)问中,溶液第一次蒸发掉60克水并析出溶质后,溶液达到饱和状态.第(2)问意思其实
最佳答案:该溶液将逐渐的有食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在蒸发溶剂时,溶液会逐渐的有不饱和变为饱和再变为过饱和,这时候溶液中的溶剂便溶解不了那么多的溶质,所以溶质便会以晶体的形式
最佳答案:结晶还是变成盐,因为水份不断地蒸发原先是不饱和状态的溶液但是经过加热蒸发掉一些水份,溶液减少.就变成了饱和状态的溶液再继续加热就会析出晶体了,就像海边晒盐一样的
最佳答案:第一个问题我感觉也是答案错了,或者是题干少了条件,你说的很对,我就不过多解释了第二个问题,硫酸铜溶液中的晶体是五水合硫酸铜,晶体溶解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晶体不停
最佳答案:饱和溶液,开始有质量分数.恒温下蒸发,质量分数不变.再将烧杯中的物质逐渐升温,析出的硝酸钾逐渐溶解,质量分数变大,溶解完后,再升温,质量分数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