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定容前震荡是为了保证均匀,保证实际的浓度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因为混合后体积会有所变化,一般是减少的,但是溶质量一定,加水的确会稀释溶液,但是不会低于需要的浓度,
最佳答案:第一步:计算.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溶质,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第三步:在盛有溶质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拌,使其溶解.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
最佳答案:1.(1) 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V比实际要的小 由c=n/v,得浓度偏高(2)再补滴水至刻度线 V 比实际要的大 由c=n/v,得浓度偏低2.n增加 浓度偏高3.
最佳答案:溶液体积减小,因为气泡占有一点体积,不过这个不影响浓度
最佳答案:n(H+)=C(H+)*V=(2X*Z)/1000 MOLn(NaOH)=(OH-)=n(H+)C(NaOH)=1000*n(NaOH)/Y MOL= 2XZ/
最佳答案:如果要求比较精确据需要容量瓶,否则用量筒就可以
最佳答案:不一样的.一个加入的是溶剂1000mL.最终溶液会大于1000mL而定容至1000mL,就是指溶液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是指溶液体积,所以后者是对的
最佳答案:未冷却时,体积要偏大些,此时配制好溶液,等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小于所需的体积,浓度会偏高
最佳答案:俯视刻度线,说明液体凹液面还未达到刻度线,容量瓶中溶液体积还太少.溶度偏大
最佳答案:未恢复至室温,容量瓶内液体温度高于20摄氏度,造成定容时所量取的液体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体积,(液体热胀冷缩吧,)造成溶液浓度偏大.这是俺老师讲的,
最佳答案:装标准溶液时应从盛标准溶液的容器内( 直接)将标准溶液倒入滴定中,以免浓度改变
最佳答案:定容后,塞好 塞子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这是正常现象,是因为部分溶液附着刻度线以上部分如在容量瓶口.这个对溶液的浓度是没有影响的,如果此时加水至刻度线,
最佳答案:浓度偏大,因为俯视时看到的液面与刻度线相平时,实际的液面还没到
最佳答案:容量瓶的容积是在普通室温(25C)定容的,如果配制的溶液较热,未充分冷却就转入容量瓶,容量瓶会由于热胀冷缩而发生一定体积变化,这样容积就不准了.
最佳答案:配制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1.用滤纸称NaOH m减小 : NaOH有吸水性,即易潮解,用滤纸称NaOH 会使NaOH粘到滤纸上而使m减小.2.未冷却至室温就
最佳答案:关于什么是视线偏低请看图.视线偏低 的时候 你定容所用的溶液也相对的加的多一些(因为实际上 你已经定容超过定容刻度线了)溶液加的多了 物质的量浓度就相对的低了
最佳答案:如果只考虑溶液的热胀冷缩不考虑容量瓶的热胀冷缩的话,溶液是热的,体积较大,定容以后,冷却到室温体积缩小,原先刚好定容到刻度线,现在缩小,体积变小,所以浓度偏大.
最佳答案:由于温度高,溶液膨胀,那么当水加到刻度线时,在常温下溶液的体积是没有达到刻度线的,所以浓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