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一定质量的无水酒精完全燃烧需要消耗9.6克氧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1,所以8.8克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是2.4
最佳答案:设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H2O+CO2气体100 44x 2.2g100/44=x/2.2g x=5g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最佳答案:n(co2)=m/44 (mol)n(naoh)=m/40 (mol)因为n(naoh)>n(co2)>0.5n(naoh),所以生成nahco3和na2co3
最佳答案:一段蜡烛燃烧前质量为m克,燃烧后质量为n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克水蒸气b克则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a+b)克,参加反应的石蜡(m+n)克,消耗氧气的质量
最佳答案:蜡烛生成后的成分很复杂的,不完全燃烧还能生成CO,甚至还有可能产生C (吹灭蜡烛时的黑烟就是C)出题人误人子弟啊.根据题目也能给你个答案:反应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
最佳答案:第一句话需要通过计算才能说明它是错误的设3克碳和x克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y克C + O2=点燃=CO212 32 443g x g y g12/3g=32
最佳答案:设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通入二氧化碳的质量=204.4g-200g=4.4g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最佳答案:这题是不需要计算过程的,是用排除法做的.选项A:碳与氧气可发生不完全反应生成CO,不可能剩余碳全部生成CO2 X选项B:这是可能的.选项C:CO还会跟氧气反应生
最佳答案:2Cu+O2==2CuOC+O2==CO2n(Cu)*16=n(C)*12n(Cu):n(C)==3:4m(Cu):m(C)==3*64:4*12==4:1
最佳答案: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CO2)=176/44mol=4mol,其中碳元素的物质的量n(C)=4mol,氧元素的物质的量n(O)=2n(C)=8mol生成的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根据中和反应的定义分析解答,B、根据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解答,C、根据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分析,D、利用原子的定义和构成进行分析.A、酸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会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沉淀和水、二氧化碳会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进行分析.设7.4g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消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同时
最佳答案:S+O2=SO2(点燃),C+O2=CO2(点燃),“↑ ”在方程式中,反应物中有气体,不用写“↑”,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就必须写“↑”.
最佳答案:A:这种题有个方法,表上层的质量之和=下层质量之和,∴A中13.5不对B:由反应物的个数与生成物的个数及种类可知,其不为分解反应(至于是啥反应,本初中生暂时没学
最佳答案:C6H6...O2...CO2...H2O...X..3.9.9.6.0.0.0...0.0.6.6.2.7.m0.05...0.3.mol...0.0.0.1
最佳答案:要补充一个,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又名孔雀石(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所以跟稀盐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此 完整答案是2 3 7 他
最佳答案: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质量差应为CO2 质量 即为88g所以 物质的量= 88/44 = 2 mol2.CaCO3 ===== CO2 + CaO100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4.6g乙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4.6g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