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物质的量浓度是指某种物质在特定温度下的一个溶解度因为我们都知道物质的溶解度是会随着温度而改变,既然这样,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的摩尔质量也会变化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也会
最佳答案:如果增加的是固体,就不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果是气体,就增大化学反应速率
最佳答案:不变化物质的量浓度与其他的一些性质,如温度、压力、密度等统称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是与物质数量无关的性质,不具有加和性,其数值取决于体系自身的特性.
最佳答案:这个题有歧义.做个比喻,有一瓶已知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你取10ml出来还是100ml出来,它的浓度都是不变的.这时,物质的量不随溶液体积变化而变化.但是,这个体积
最佳答案:是的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
最佳答案:少考虑了一个问题,当碱体积为20时,pH为2,通过这个条件才把A 去掉的
最佳答案:应该看你是在什么条件下反应的!压强、温度等,有什么变化……一般反应达平衡的时候,物质量浓度是不变的!
最佳答案:离子浓度铵根 ↑ 氢离子 ↑ 氢氧根 ↓ 氨水(不属于离子)↓物质的量铵根 ↑ 氢离子 ↑ 氢氧根 ↑ 氨水 ↓
最佳答案:2NO + O2 = 2NO2方程式中NO2、NO、O2的化学计量数(系数)之比是2:2:1,也就是当2NO、O2 反应2mol和1mol时,有2molNO2生
最佳答案:对于有2种或2种以上的物质作为反应物的可逆反应,增大某一反应物的浓度,该物质本身转化率降低,另外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升高.对于只有一种物质作为反应物的有气体参与的可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此题可以从尿的形成过程方面来分析解答.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又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尿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虑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最佳答案:要么不变 要么变大~因为2Na+2H2O=2NaOH+H2消耗了水 生成了NaOH1 如果原先的溶液时饱和的话 随便怎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不会再溶解了 所以浓度
最佳答案:先大(中和使原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后小 (一水合氨电离,使氢氧根浓度增大)
最佳答案:稀释时,醋酸的电离平衡、氯化铵的水解平衡都是右移,电离、水解生成的氢离子个数(物质的量)都是增大,但是增大的比例还是比溶液体积的增大要来的慢,所以氢离子浓度减小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计算v(D),然后根据△D=v(D)×V×△t计算D物质增加的物质的量.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可以得出v(A)
最佳答案:不可以,高中化学固体浓度视为一个常数,它的浓度本来就不会变,所以不可以
最佳答案:降低,通电时,CU2+移向阴极.OH-移向阳极,这是根据不同离子的氧化还原能力不同知道的,OH-被消耗,PH当然要减小了
最佳答案:变小等浓度,等体积,即等摩尔设1molCuSO4与1molNaCl混合,即,Cu2+、Na+、Cl-、SO4^2-各1mol放电的是,Cu2+和Cl-,但是1m
最佳答案:纯的固体或者纯的液体,他们的浓度都是看作1,因此不能表示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