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呵呵、那你得看溶解什么物质了、像有相同离子的盐(仅针对盐、酸就不一定了、)、一种饱和了通常另一种也溶解不了多少了(例如用碳酸钠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没有相同离子
最佳答案:不是钠盐,氯盐的,能溶于水的东西还是能溶
最佳答案:不一定!比如说氢氧化钙也就是熟石灰,水温越高就越少溶解!没有为什么!这是这种物质的特性…
最佳答案:一种溶剂在溶解一种溶质(饱和)后,还可以溶解别的溶质。
最佳答案:D因为4克蔗糖溶于25克水中形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定义是100克水的所以选D
最佳答案:设可得到氯酸钾x克.(100+10)∶10=44∶xx=4(克)
最佳答案:NaNO3 H2O88 10030 xy 601.蒸发溶剂法.88:100 = 30 :xx = 34.1 g需蒸发掉水:60 - 34.1 = 25.9 g2
最佳答案:既是降温结晶 ,又是冷却结晶.(就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设30°C 时,20克水最多能溶解X克硝酸钾46:100=X:20X=9.2克
最佳答案:选B,因为升温后m有晶体析出说明m随温度升高溶解度会逐渐降低,而n温度升高后还能溶解其n物质说明n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升高,所以根据图像看,只有B符合此现象
最佳答案:(溶解度)可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某温度下,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最佳答案:是因为,碳酸钠会水解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质量变大了,所以超过了饱和溶液的限度,就析出了.而且,加进来的碳酸钠中钠离子浓度变大,也会是碳酸氢钠析出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C、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A、对于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C、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最佳答案:正是因为物质溶解度增大了溶液才能溶解更多的物质,此时的溶液就是不饱和的了,仅仅是只这个时间点,当物质全部溶解后溶液又是饱和的了
最佳答案:严格意义上说,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再溶解另一种溶质时,相互之间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二溶解平衡学习之前),这个影响往往忽略不计.还有:碳酸钠
最佳答案: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或加入适量硝酸钾晶体.升高温度或加入适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