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问答
最佳答案:1,Ba(NO3)2+Na2SO4=BaSO4+2NaNO32,Zn+CuCL2=ZnCL2+Cu32Fe(OH)3+3H2SO4=Fe2(SO4)3+6H2O
最佳答案:应该是向沸腾的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吧!如果加热过度就变成沉淀了加稀盐酸先沉淀是因为发生了聚沉,后溶解就是因为反应了
最佳答案:没有说必须,因为这个试验不能搅拌,所以要提高溶液浓度,增加胶体粒子的含量,饱和溶液可以提供这样的环境,如果用稀溶液只是会影响胶体的胶体粒子分散性,太稀了做不出试
最佳答案:制氢氧化铁胶体利用的是氯化铁水解反应.氯化铁水解反应:FeCl3+3H2O=Fe(OH)3+3HCl,这是一个可逆反应选用饱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铁离子的浓度,有利
最佳答案:不是将氯化铁滴入氢氧化钠,而是滴入沸水中.在化学书第三册的15页最下面的实验【实验2-1】中有详细的过程.(注:想学好化学一定要多看书哦.)
最佳答案:首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胶体的聚沉),氢氧化铁沉淀然后HI和Fe(OH)3溶液反应,沉淀消失溶液为红褐色,Fe(OH)3+3HI=FeI3+3H2O最后HI和Fe
最佳答案:首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胶体的聚沉),氢氧化铁沉淀然后HI和Fe(OH)3溶液反应,沉淀消失溶液为红褐色,Fe(OH)3+3HI=FeI3+3H2O最后HI和Fe
最佳答案:先发生聚沉,再溶解硫酸系电解质,为氢氧化铁胶体提供了阴离子,中和了胶体的阳离子,使胶体发生了聚沉而氢离子则与聚沉后的氢氧化铁发生中和反应只要在水中可电离的电解质
最佳答案: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Fe2O3+3H2SO4=Fe2(SO4)3+3H2O2Fe(OH)3+3H2SO4=Fe
最佳答案:滴加开始后带有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粒,在硫酸根的作用下失去电荷,从而发生氢氧化聚集,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当氢氧化铁全部沉淀完毕,如果继续滴加稀硫酸,那沉淀将与硫酸发
最佳答案:FeCl3 溶液 ---> 氢氧化铁 胶体--->再煮沸 氢氧化铁沉淀(浊液)--->溶于稀硫酸 硫酸铁(溶液)
最佳答案:有错啊,你这样直接生成氢氧化铁沉淀,首先选材不对,应该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的FeCl3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液体成透明的红褐色即可再者,制备胶体时不能用玻璃
最佳答案:A、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的水溶液为黄色,氢氧化铁溶解,现象明显,不需指示剂,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钠和水,现象不明显,
最佳答案:氯化铁水解反应:FeCl3+3H2O=Fe(OH)3+3HCl,这是一个可逆反应1.选用饱和溶液的目的是增加铁离子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2.氯化铁的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