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当然高氯酸是最强的含氧无机酸了,至于其他的酸,如果是常见的酸会好排些,但若有S代酸之类的就要看电极电势来判断了.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化学上氧化性的强弱主要是由物质本性决定的,表现就是该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越容易得电子,氧化性越强.我们可以用该物质的电极电位来比较氧化性的大小,用能斯特方程来计算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氧化性其实就是原子夺得电子的能力.在原子水平上,得失电子的能力其实就是静电力的大小.在同族元素中,化学性质相似,那么原子小的,产生的吸引电子的静电力大,所以,在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就是这个顺序,从强到弱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我靠,瞎答.没有比 F2氧化性 更强的物质了.但是在不同的环境中,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会改变.虽说F2是最强的氧化剂,但 1963年也有了化学方法制造F2.浓硫酸中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但工业制硅反应中: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2
最佳答案:h2O2氧化性强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s为+4价主要体现还原性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氧化性由强到弱:O3,NO2,SO2,CO2.原因:氧元素比氮元素氧化性强,氮的最高价氧化物是N2O5,所以它还可被氧化;氮的氧化性比硫强,SO2还不是硫的最高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C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它与0共用4对电子对后显+4价,刚好达到了稳定结构,不易得到电子,也就是说+4价的C氧化性很弱.但对于另外的酸,如硫酸,S最外层有6个电子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因为金属氧化只可能从高价被还原到低价,如果不用离子符号,用金属本身的话,那总不见得金属得电子成负价了咯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注意,+6价的S原子最外层电子和+4价的S原子一样,都是8个.我们取相应价态的S元素的水化物来研究,即H2SO4和H2SO3.H2SO4的结构:OH|O=S=O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5
最佳答案:F >MnO4- >Cl2 >O2 >Fe3+ >H+ >Fe2+ >Br-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得失电子的能力强弱,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越容易失电子,还原性越强;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接近饱和电子数(不饱和),电子层数越少越容易得电子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4
最佳答案:BrCl,作为卤素,Cl氧化性强于Br.Br和Cl之间的共用电子对偏向Cl.所以,BrCl中,Br可以看做为+1价,Cl可以看做为-1价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是用来吸收Cl2的,也就是尾气处理装置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价态指化合价,失或得电子,有不同价态.高价态指最外层电子全失去时的化合价,反之,低价态指得到最多电子后的化合价.提醒哦~:氧化还原性强弱与化合价无关,例如:高氯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应该是酸性条件下锰酸钾氧化性比高锰酸钾强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3
最佳答案:能啊.溴可以从碘化钾中置换出碘,与淀粉作用而呈蓝色.说明溴的氧化力大于单质碘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
最佳答案:B装置是防止停止加热后C装置中的水倒吸进入A;C的作用是吸收A中挥发出来的HCl.
收藏:
0
点赞数:
0
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