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NaOH和KOH.A是含有Cu2+的盐,可以是CuSO4、CuCl2或Cu(NO3)2.2NaOH+CuSO4=Cu(OH)2↓+Na2SO
最佳答案:硫酸铜溶液先与氨水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然后氢氧化铜蓝色沉淀与氨反应生成铜氨溶液(就是透明的溶液)
最佳答案:溶液颜色由其中所含的离子的颜色决定,因为铜离子蓝色,硫酸根离子无色,因此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最佳答案: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这是由淀粉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的粉末,通常由10%一30%的直链淀粉和70%一90%的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溶于水,为
最佳答案:后面的已知条件为干扰项氯化钴溶于水后,氯离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改变,不足以四配位所以在水中,钴离子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应该是粉红色的
最佳答案:淀粉具有遇碘变蓝的特性,这是由淀粉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的.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的粉末,通常由10%一30%的直链淀粉和70%一90%的支链淀粉组成.直链淀粉溶于水,为
最佳答案:因为NO2遇水发生反应,生成硝酸,而硝酸有强烈的氧化性,而KI的I被氧化成I2,这个I2遇到淀粉会变蓝,这是特性.
最佳答案:这个试验在分析化学中称为”碘量法“,碘量法的原理是IO3-经试剂处理变为I2,再在滴定剂的作用下变为I-.滴定至终点时,经良好的震荡洗涤,滴定剂与I2刚好等量作
最佳答案:三价铁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作为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而淀粉遇到碘单质即会变蓝,故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KI溶液会显蓝色且碘单质遇见淀粉变蓝,整个变化颜色较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盐溶液为蓝色.A、铝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硝酸
最佳答案:碱金属和氨反应,形成了“氨合电子”这东西,因而显蓝色.不然就是WI喂鸡的了.挺神奇的,LZ应该和我一样想不通为什么没有置换出H2,而是形成氨合电子.
最佳答案:CuSO4+2NaOH=Cu(OH)2+Na2SO4,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
最佳答案:HCLO有强氧化性 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 碘单质遇到淀粉自然变蓝
最佳答案:CU离子是蓝色的,二价Fe离子是浅绿色,三价Fe是黄色
最佳答案:物体的浮沉条件,当血液悬浮时证明血液密度与能使之悬浮的硫酸铜溶液密度相等,即知血液密度.
最佳答案:铝的金属活泼性比铜强,将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
最佳答案:A CuSO4B CuC NaOHD CuOE HClCuSO4+Fe=FeSO4+Cu2Cu+O2=加热=2CuONaOH+HCl=NaCl+H2OCuO+2
最佳答案: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支链淀粉遇碘呈紫红色,糊精遇碘呈蓝紫、紫、橙等颜色而淀粉遇碘的溶液变成蓝黑色:因为碘水为褐色,碘与淀粉成色为蓝-紫色,故这样颜色相互叠加产生
最佳答案:扩散现象是指分子运动使得一种物体和另外一种物体相溶.这道题就是考察分子运动知识点的.流动的水,其实已经是是宏观动能在起作用,而不只是分子运动了,所以不属于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