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1,氢氧化钠并不是廉价药剂,要尽量减少其损耗.2虽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但是这些少量的二氧化碳会主动去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周围的二氧化碳反应光了大气源源
最佳答案:(1)反应前O2 100g,CO2 1g,H2O 1g,M 46g,由题可知反应后O2消耗了96g,M全部消耗,CO2增加了88g,H2O增加54g.未产生其他
最佳答案: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为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最佳答案:没有二氧化碳.石灰水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别的物质.如果是生物题,尤其是初中的试题,解答时可以忽略水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情况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达到饱和的情况.
最佳答案: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二氧化碳,铝罐体积变小.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最佳答案: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绝对不会反应密封的氯化钠溶液不管放置多久都不会变浑浊 因为氯化钠很稳定 一般情况下不跟物质反应的.
最佳答案:(1)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 2+2NaOH=Na 2CO 3+H 2O.(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
最佳答案:浓硫酸的质量增加10.8g=产生水10.8g为0.6mol固体质量减轻3.2g=CuO被还原0.2mol=CO为0.2mol碱石灰质量增加17.6g=CO2为1
最佳答案:是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当气体溶解到水中,试管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就把水压入试管
最佳答案:1.耗尽植物体内淀粉,防止干扰试验结果(因为还有后续的测叶肉内淀粉实验)2.3.好像都是为了防止空气中气体干扰最后实验结果(测气体中是否有CO2)
最佳答案:题目有误,出题者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忽略了另三面.出题者是在假定瓶内气体内能不变的条件下,得到臭氧分子分解后随着总分子数的增多,分子平均动能下降,得出温度下降的
最佳答案:(1):150 20(2):将试管中的CO2缓冲液改为等量的蒸馏水(3):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 还有呼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