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A、碳酸钠可以和硫酸反应生成气体,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不反应,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现象,所以可以一次性区分出三种物质,故A正确;B、氢氧化钠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H2SO4溶液、Ca(NO3)2溶液、Na2SO4溶液三种物质的性质及变化现象的不同,分析所选试剂与三种物质发生反应时所出现的现象,利用所出现的不
最佳答案:DNa2SO4溶液,无现象H2SO4溶液,气体产生Ba(NO3)2溶液,沉淀产生
最佳答案:设丙为x千克因为总和为100,甲=乙+丙,得知甲=50,乙+丙=50再根据浓度=酒精质量/溶液质量,得出方程:[50*48%+(50-x)*62.5%+(2/3
最佳答案:18Kg甲+乙+丙=100 甲=乙+丙,则乙+丙=50设丙Xkg62.5%(50-X)=+三分之二X = (56%-48%+56%)×50X = 18
最佳答案:显血红色,硫氰化铁配离子的显色程度要远远大于亚铁离子显色程度,可以完全覆盖.
最佳答案:B我们可以理解成是一份溶液分成三次蒸发,每次蒸发10克物质在一定溶液中的溶解度是相同的那么第一次蒸发的溶液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而第一次蒸发后,所剩的溶
最佳答案:1 B 要想PH等于7 需要的是 一个溶液大于7 一个溶液小于7 这样才能中和成为7 也就是一个酸性 一个碱性 才能 中和成中性2 D A浓硫酸吸水 质量增加
最佳答案:设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分别是x、y、z,依题意得方程组{ 2x+6y+z=0.3*(2+6+1)=2.7;4x+5y+z=0.28*(4+5+1)=2.8;
最佳答案:答案:D分析:第一份先蒸发到溶剂10g,则析出晶体ag后变为饱和溶液.再蒸发相当于蒸发饱和溶液.第二份 再蒸发10g溶剂,接着析出(b-a)g第三份 再蒸发10
最佳答案:因为是溶液,所以离子与离子不能生成沉淀或者气体,根据这个从A溶液中的离子入手
最佳答案:设浓度为30%的酒精为XL,浓度为44%的酒精为YL,则浓度为20%的酒精为4XL依题意:(1)X+4X+Y=100 (2)20%*4X+30%*X+44%Y=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①溶解度为与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为:S=w/1−w]×100g,据此计算出X的溶解度;②5.75克水中加入6.3克的Z结晶水合物后形成了Z的饱和溶液
最佳答案:设原有30%的溶液X升,则20%的有4X升,设44%有100-5X升20%*4X+30%X+44%*(100-5X)=100*33%0.8X+0.3X+44-2
最佳答案:(1)渗透作用(2)0.3g/mL的蔗糖溶液 0.1g/mL的蔗糖溶液(3)A(即0.3g/mL的蔗糖溶液) 中央液泡 原生质层的位置(4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的水溶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分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要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有浓度差,所以该实验应用了渗透作用.实验Ⅰ中左侧液面升高,所以左侧浓度大,为0.3g/mL的蔗糖溶
最佳答案:(20%x2+30%x3+40%x5)÷(2+3+5)x100%=(0.4+0.9+2)÷10x100%=3.3÷10x100%=33%【学习顶起】团队为您答题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不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温度,析出晶体,得到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加热蒸发溶剂,恢复到原温度,析出晶体;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剂与溶质的质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反思评价】根据酚酞在酸、碱、盐中的变色进行分析;【实验探究】根据取样品1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无变化,得出溶液1一定不是N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