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微微转动活塞,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瓶壁.
最佳答案:D解析:A错,可能含有SO32-,亚硫酸根先被稀硝酸氧化;B,pH=3,弱酸浓度更大,故反应速率大放出氢气多,故B错;C,镁不能和碱反应,而铝可以和碱反应,故以
最佳答案:A、先加KMnO4,会将Fe2+氧化成Fe3+,再加KSCN就无法判断原来是否有Fe2+B、KSCN与Fe2+不起反应,加有KMnO4后Fe2+氧化成Fe3+,
最佳答案:1,B;A应该是加硫酸最好,C上层液最好从上面倒出,D酒精和水任意互溶,无法萃取.2,C;过滤需要滤纸.3,C;V=nRT/P,同温同压,R是常数,简化就是V=
最佳答案:粗盐中含有钙离子 镁离子 硫酸根离子 除去不溶性杂质后 加入氯化钡除去硫酸根 再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 加饱和的碳酸钠是为了除去钙离子和之前加入的过量的钡离子
最佳答案:过滤出沉淀,再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钠.原因:碳酸钡沉淀会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aCO3 +2HCl ==BaCl2 +CO2↑ +H2O
最佳答案:粗盐里面有杂质,比如MgCl,KCl等,加饱和碳酸钠是为了除去杂质,比如产生MgCO3沉淀
最佳答案:B 加热蒸干并灼烧NA2SO3溶液,得到NA2SO4固体A和水解有关盐酸抑制水解C 明矾水解出氢氧化铝有净水作用D 铵态氮肥和碳酸钾草木灰成分反应使氮肥失效
最佳答案:往(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氢氧化亚铁胶体
最佳答案:选D首先看所给步骤,既然要检验氯离子,那么最后肯定用硝酸银去检验,而为了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一般先加硝酸,后加硝酸银,由此排除A和C氯酸钾中的氯元素是以氯酸根的
最佳答案:必要的.硫酸银也是一种溶解度较小的物质,且也是白色的.不先除去,可能出现了白色沉淀,但不能判断是否是氯化银
最佳答案:第一个错了,不应长时间煮沸,而是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还有,你打错字了,“废水”应为“沸水”,就不算了^_^】第二个没问题,无现象的是KCl溶液,有沉淀生成且
最佳答案:(1)因为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所以正确操作时,实验测定的结果温度应该T 1 ℃<T 2 ℃;(2) 由于此溶液不能使酚酞变红,故可能呈酸性或中性,可用紫色石蕊试液
最佳答案:先加入BaCl2,与SO4跟反应,生成沉淀后过滤,再加入NaCO3,出去Ca,Mg,以及上一步过量的的Ba2+,过滤,最后加入HCl,除去多余的NaCO3,最后
最佳答案:(1)因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的.故填:<.(2)酚酞试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故填:中性,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酚酞显无色.(3)溶液可能呈中性或酸性,可以通过物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