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a%>=s/100+s a>=100s/100+s
最佳答案:“仰小俯大”的意思是——你读数偏大,实际量量筒中溶液少.这个不要硬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画图才不会错.
最佳答案:1 Ba(NO3)2+3SO2+2H2O====BaSO4+2H2SO4+2NO2 Ba(OH)2+SO2====BaSO3+H2O3 BaCl2+2NH3+H
最佳答案: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关系,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难点,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问题.想熟练掌握此类型题目,主要把握:两个“规律”和三个“守恒”.1、两个规律:多元
最佳答案:1:C不对.D对,注意是得到中性溶液而不是恰好完全反应.若是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氢氧化钠量相同,若是得到中性溶液则盐酸用NaOH多,醋酸用NaOH少.原因:NaO
最佳答案:PH=1的硫酸溶液,则氢离子的浓度为:0.1mol/L ,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NH3与H2SO4反应:2NH3+H2SO4=(NH4)2SO4 则混
最佳答案:NaAc 和HAc 是一对共轭酸碱.他们同时存在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计算公式S是:pH=pKa(HAc)+lg(n醋酸钠/n醋酸)或[H]=Ka*
最佳答案:1、Na2O溶水生成NaOH,所以中和需要更多的盐酸,故偏低.2、Na2CO3比NaOH相比同质量能中和的盐酸量少,所以偏高.
最佳答案:B: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增加CO32-的含量,从而达到0.1mol/LD:KOH虽然能抑制K2CO3的水解,但是不能阻止水解,K2CO3依然会水解,CO32-达不到
最佳答案:溶液全部显电中性因此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0.2+0.25*2=0.4+2xx=0.15因此SO4 2-浓度为0.15mol/L
最佳答案:设水为1升,那么氨气为336升,n(氨气)=V/Vm=336L÷22.4L/mol=15molm(氨气)=15mol×17g/mol=255g1升水的质量为10
最佳答案:1.3:2:1 因为NaOH溶液中OH-离子的浓度为0.1mol/L,所以三种酸中的H+离子浓度也应该为0.1mol/L.又因为浓度相同时,体积与化学计量数成反
最佳答案:1、B:分析:A:0.2+0.2=0.4 B:0.15*2*2=0.6 C:0.1*2+0.1*2=0.4 D:0.25+0.25=0.52、C:分析:首先由浓
最佳答案:第一问是因为氧化钠溶于水后生成氢氧化钠,你称重的时候称同样重的氧化钠溶水后氢氧化钠量更大,导致氢氧化钠浓度增大,比你计算的大,滴定时自然测的盐酸浓度低,第二问则
最佳答案:C1L(放大量了,懒得换算)中有1.1molBa2+,需要1.1molSO4与其完全反应.含有1.1molSO4(3-)的相同体积的三种溶液,Fe2(SO4)3
最佳答案:稀溶液的蒸气压降低,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等数值的大小,只与溶液中所含溶质粒子的浓度有关,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所以称它们为稀溶液的依数性.第一个是有机
最佳答案:甲PH=a,乙PH=a+1,只是说甲中存在的H+浓度,而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电离程度不同,产生的H+浓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大,应该为A物质的量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