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硫酸钡碳酸钡氯化银氢氧化镁等,上面是最为常见的
最佳答案:PH值:氢离子浓度指数(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它的数值俗称“pH值”.表示溶液酸性或碱性
最佳答案:第一步,第一步,用稀硝酸检验,若沉淀未溶解,则可确定不为碱性物质.第二步,用氢氧化钠反应,若沉淀溶解,且PH值变小,则可确定为酸性物质.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则D为氢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根据叙述的关键,以及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的反应,做出判断,D为难溶于水的蓝色固体,则D为氢
最佳答案:此问题涉及到相平衡.以下回答不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1.为什么固体溶解于水后,水的沸点会升高?在常压(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蒸汽压(水蒸汽产生的压强)达到1个标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n=[m/M]计算4gNaOH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4gNaOH的物质的量=[4g/40g/mol]=0.1mol
最佳答案:解题思路:根据n=[m/M]计算4gNaOH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n/V]计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4gNaOH的物质的量=[4g/40g/mol]=0.1mol
最佳答案:答案是BBaSo4不溶于稀硝酸Cuo、Fe(OH)3、 CU(OH)2都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最佳答案:依数性不是大学内容么如果是初中的题目 简单的说沸点还和大气压有关所以光看题中的“一定”两个字此题就错了
最佳答案:煮沸后得到的可能是CaCO3/Mg(OH)2:Ca(HCO3)2=(煮沸)CaCO3↓+H2O+CO2↑;Mg(HCO3)2=(煮沸)Mg(OH)2↓+2CO2
最佳答案:你首先要注意,物理量大致有两类1、具有加和性,如质量,两杯水混合,质量等于原来两者之和2、不具有加和性,如温度、密度等,两倍10度的水混合,温度还是10度,密度
最佳答案:A,Mg(HCO3)2.B,Ba(OH)2.C,Na2CO3,D,AlCl3,E,Fe2(SO4)3
最佳答案:当沉淀刚好完全消失的时候溶液中只剩下NaSO4和MgSO4两种物质,也就是说这时NaOH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2比1.所以NaOH为2mol/L*7
最佳答案:4gNaOH是是0.1mol,配成250ml溶液物质的量的浓度就是0.1mol/0.25L=1mol/L
最佳答案:在高中,溶液的体积基本都是用固体质量加上水的质量得到溶液质量,然后除以溶液密度.如果是同溶质的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把二者的体积之和当做混合后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