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分析
《报纸的故事》:
文题中的“故事”二字已经明确地告诉了读者:本文的事件的发展变化是比较曲折的.但是全文线索很清晰,这也反映出大家小文的精致.
本文以报纸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就转身骑上车走了),写了“想订报纸”.在这部分里,作者首先写了“想订《大公报》”的原因:(1)《大公报》是份严肃的报纸.(2)报上的文章好.(3)想给《大公报》投稿.其次写筹订报钱.先向妻子借,不成.后向父亲要,总算成了.可见,当时现实的贫穷的生活给一个文化人带来的压力,订份报纸有多困难.
在这部分里,有两点请同学们重视,要认真思考和揣摩.
一是“我们的对话实录”这段人物语言描写.这10句两人的对话简单、明了,不加任何修饰,属于白描式的对话描写,但是把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表现得准确、全面、鲜明而又赋有个性.例如妻子的语言:
“订那个干什么?”表面看,说明她对报纸的用途不明白,实际是表现了她的文化水平低,对丈夫的想法不理解的心理.
一个“啊”字表现了她惊讶订报的钱贵的心理.接下去的一句话就是明确地表示了拒绝的态度和心理.
二是大段的“我”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一个男子汉自尊心受到损伤后的心理感受.这段文字写得低沉、抑郁,读起来很沉重,但是又写得非常得体,对妻子的理解合情合理.
第二部分(我坐在柴草上——证实她的想法),写了喜读报纸.从读的顺序和细致程度,表现了我对《大公报》的喜爱之情,对文化的渴求之情.
第三部分(这一年夏天雨水大——结尾),写巧用报纸.这一部分写得非常幽默,是文人的一种自我解嘲.既表现了一种满足愉悦的心理,又反映出“我”苦中求乐的心理,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文学、知识、真理的执着追求精神.
全文记叙了“我”订报纸的前后曲折经过,表现出一位文化人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对文化的渴求与期盼.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5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1

最新问答: 若x²-3x-1=0,则x-x分之一的值为?A.3 B.0 C.6 D.-6 作文 《积累 》 为什么糖水是均相 you are ten 。改否定句,一般疑问句 When I was a boy every holiday that I had seemed perfect. My 英语翻译不必掩饰什么.做会自己就好,不必想的太多,顺其自然就好.不必期盼什么.慢慢忘记就好. 按规律填空:2、7、12、17、______、27、… 太阳会不会从西边出来? 英语翻译Most people make their living with their hands But Jonh 洗的另一个读音读什么 今年叔叔的年龄是平平年龄的9倍,5年后,叔叔的年龄是平平年龄的4倍,今年叔叔和平平各多少岁? 若xm+2n=16,xn=2,(x≠0),求xm+n,xm-n的值. 初一的数学题中什么情况下写“解”这个字 在七分之一十五,分之二零点一四二十二分至十三零点一五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 一个正方形木板,锯下一个宽为3分米的木条后,剩下的面积是180平方分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运用的是兵法上的何种策略? 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出发,要在200s时间内追上前面1500m处正以10m/s的速度同向匀速前进的自行车,已知这辆汽车的最 问一个有关偏导数的问题.据说这题还可以用全微分做? 大学物理的四大天书是什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反映了声音的哪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