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分析图1:氧气产生量来自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来自有氧呼吸,当氧气产生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时由于没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氧气产生量与a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量为零.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8单位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提供6单位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收2个单位CO2.
图二:表示B植物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P点为光补偿点,M为光饱和点;
表格:暗处理1h,重量变化表示呼吸分解的有机物的量,光照后,重量的变化代表净产生(积累)的有机物,二氧化碳固定量应是总光合作用量,即净光合量加下呼吸量.
(1)图1中氧气产生量来自光合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来自有氧呼吸,当氧气产生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a点时由于没有氧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量可表示呼吸速率,c点时氧气产生量与a点时二氧化碳释放量相等,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量为零.光照强度为d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吸收8单位的二氧化碳,细胞呼吸提供6单位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收2个单位CO2.
(2)P点是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M点是二氧化碳饱合点.由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25℃和30℃,当温度提高到30℃,光合速率下降,所以M点向左下移,因为需要更强的光照强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P 点右移.
(3)真正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要测定植物在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实验设计时,一组将植物置于黑暗或遮光密闭条件下,同时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测定氧气的消耗量,代表呼吸速率.另一组将同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强度为d的密闭环境中,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溶液,使二氧化碳浓度一定,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氧气,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此时测定的气体变化量,是植物净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
(4)B植物细胞吸收,氧气用于细胞呼吸,产生水,由于水也是细胞呼吸的原料,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反应,产生CO2,水中的氧形成二氧化碳.
(5)暗处理1h,重量变化表示呼吸分解的有机物的量.光照后,重量的变化代表净产生(积累)的有机物.二氧化碳固定量应是总光合作用量,即净光合量加下呼吸量,最多的是第四组叶片,3.5+3.5+2=9.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也是总光合作用量为3+3+2.5=8.5mg.
故答案为:
(1)c 2
(2)右移 左下移
(3)黑暗或遮光密闭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
(4)能
(5)四 8.5
点评:
本题考点: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及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