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不恶也.来年忽发箭数十,挺然直上,香味坚厚而远.又一年更茂.乃知物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
翻译
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一年,长得更加茂盛.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与伴烟霞.”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