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
杂交法就是用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种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自交法就是让具有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A、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如显性杂合体和隐性个体杂交,A错误;
B、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亲本性状无法判断显隐性,例如AA×AA→AA,aa×aa→aa,B错误;
C、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Aa×Aa→aa,则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C正确;
D、具有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许多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基因型为AA×aa→Aa,则后代没有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后代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点: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