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当外环境温度高时,机体产热减少,散热也减少.
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正确;
B、同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而使体温维持稳定,必须产热=散热,因而b1<b2,B错误;
C、从30℃的环境中进入O℃的环境中,产热增多,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以增强新陈代谢,温度高时,人体通过出汗形式减少尿量,因而低温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
D、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人体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