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师旷论学》想到那些名言,诗句
1个回答

关于学习的名句格言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4.活到老,学到老.——谚语   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少而好学为不知,老而好学为不足.——陈志岁《载敬堂集》

师旷论学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晚了,为什么不把蜡烛点燃呢?”   平公说:“哪里有作为臣子的人来戏弄君主呢?”   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拿着蜡烛在走路和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平公说:“说得好!”

注释词语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4.恐:恐怕,担心.  5.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了”的意思.  6.何:为什么.  7.炳烛:点燃蜡烛.  8.安:怎么.  9.戏:戏弄.  10.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1.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2.闻:听说.  13.而:表并列,并且.  14.阳:阳光.  15.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6.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7.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8.善哉:说得好啊!  19.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0.日中之光:太阳光.  21.好:爱好.  22为:作.  23.少: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