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狼》课后习题答案
1个回答

一、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揣摩语言,理解课文主旨.)

1、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文中表现狼的狡猾的语句:“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

2、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文章写出屠户的机智,主要是通过他的动作表现出来的.

“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3、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本题中加点的词语,有的古今义不同(如“顾”),有的用法特殊(如“犬坐”“洞”“隧”),有的生僻难懂(如“苫蔽”“假寐”).要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顾:回头看.苫蔽:遮盖.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坐:像犬一样坐着.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洞:打洞.隧:从洞中,即钻洞.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假寐:假装睡觉.

三、展开想像,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这是一道开放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像进行思考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