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A、在甲图中,由于与①相连的③上有神经节,所以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A正确;
B、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处内正外负,表示兴奋部位;a、c处内负外正,表示未兴奋部位,B错误;
C、静息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C正确;
D、甲图的⑥结构即突触,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细胞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