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体现月的价值的唯有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的两句: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人首先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写起,月色中,烟波浩淼而透明纯净的春江远景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诗人睹物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只有这两句,把古今融合,凝结着万年光阴,既缠绵委婉又气象万千,既清冷孤绝又愁思满怀,以月的亘古无衰返观人的渺小短暂,以千万里的滟滟波光反衬芳甸花林的霎那风华,踯躅再三,吟咏再三,无可排遣.
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