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物理5道实验题和5道计算题,下````
1个回答

实验题

1. 某同学猜想: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可能和物体的密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此猜想进行检验.现有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烧杯,适量的水,你认为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是:( ).请简述主要的实验步骤

实验还需补充的器材是:(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几个小物体,例如小石头,小砖块等(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

1.用细线把小物体一个个栓好

2.把小物体吊在弹簧秤下,分别记下此时读数G1,G2,...

3.把小物体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1',F2',.

4.那么,各个小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1,F浮2,...分别为:(G1-F1'),(G2-F2'),...

5.看看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是否相同,假如相同,说明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无关,假如不相同说明浮力和物体的密度有关.

(注意,小物体的体积一定要相同)

类型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课改区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另外从2005年中考题中还能发现一些超出课本的题目,如探究生产、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和未知领域的物理规律,下面的例题就是如此,这些题目考查的不是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探究的步骤和方法.

例3 (2005,扬州课改区)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乒乓球为什么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为什么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的一些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2)把三个瓶子全部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敲击容器,观察现象.

(3)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4)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

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解析:本题的特点是不涉及教材的知识点,只利用探究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考查探究实验的数据处理、总结结论、评估与反思的能力;并考查我们把探究到的物理规律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4)①猜想1是说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从米中跑出来.只有比较B瓶和C瓶,这个结论才是正确的;比较A瓶和B瓶,就不正确了,说明这个猜想是错误的.第一个空应填“错误”.

②猜想2是说质量小的容易跑出来.和上面一样,比较A和B时,结果正确;比较B和C这个猜想就不正确了,第二空也应填“错误”.

③合理的猜想要通过求密度得出,通过计算A瓶的密度为0.66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B瓶密度为1.378g/cm3,大于米的密度,没跑出来;C瓶的密度为0.349g/cm3,小于米的密度,跑出来了.分析得乒乓球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乒乓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

(5)这个物理规律能够用于分离密度不同的物质,粮食中一些杂质比粮食的密度小,就可以用晃动的方法使杂质浮在粮食的表面除去;不饱满的种子密度小,也可用此方法使其浮于表面除去.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的物理规律,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基础探究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了解探究的全过程(七个步骤),熟练运用各种探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以不变应万变的解答提高性的题目.

计算题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物重为9×104N密度为1.5×103Kg/m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如果拉力的功率是2.5×103W,拉力匀速向上移动3 m(物体没有露出水面),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104N (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①需要多大的拉力?

②需要多长时间?

③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时,绳子将被拉断?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物,物重为9×104N密度为1.5×103Kg/m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如果拉力的功率是2.5×103W,拉力匀速向上移动3 m(物体没有露出水面),若绳子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104N (不计水的阻力,g取10N/Kg),求:

①需要多大的拉力?

②需要多长时间?

③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时,绳子将被拉断?

(图画的是:动滑轮上有3股绳子,被吊重物浸没在水中

①需要多大的拉力?

浮力F'=Vρ水*g=(G/Vρ物*g)*ρ水*g=G*ρ水/ρ物

拉力

3F=G-F'=G-G*ρ水/ρ物=G(ρ物-ρ水)/ρ物

=9*10^4*(1.5-1)*10^3/1.5*10^3=3*10^4N

F=1*10^4N

②需要多长时间?

W=fh=pt,t=fh/p=3*10^4*3/2.5*10^3=12秒.

③物体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时,绳子将被拉断?

F'=G-3F=Vρ水*g ,

V=(G-3F)/ρ水*g=(9*10^4-3*2*10^4)/1*10^3*10=3,

V'=V0-V=G/ρ物g-V=9*10^4/1.5*10^3*10-3=3(m^3).

小彤家使用的是瓶装液化气,每瓶中装入的液化气质量为21kg,液化气的热值取5×107J/kg.

(1)若整瓶液化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60%被利用,那么散失的热量是多少?

(2)小彤想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若将上述散失的热量全部利用起来,可以把多少温度为20℃的水加热到100℃?

本题的求解过程可书写为:

解 (1)Q放=21×5×107=1.05×109(J)(注:教材中没有出现关于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因此可略去公式)

Q散=(1—60%)Q放 (注:Q表示不同情况下的热量,用角标区分开)

=0.4×1.05×109=0.42×109(J)

(2)m = Q散/〔C(t2—t1)〕 (注:可以直接写出导出式,不同的温度用角标区分开)

=0.42×109/〔4.2×103×80〕

=1.25×103(kg)

题例2 如图所示,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 =10Ω ,当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c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移动滑片P至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则电源电压 U 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 分别是多少?本题求解过程可书写为:

解 U=I1(R0+0.5R)

U=I2(R0+R)

带入数值得

U=0.3(10+0.5R)

U=0.2(10+R)

解得U=6(V), R= 20(Ω)

没地方了,就这样吧.够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