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咬文嚼字》,回答下面问题:
1.文章前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这三个例子的作用是否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第3段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明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提到第一个事例是引入文章论题,直至第3段才提出中心论点,论题和论点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由此引入论题。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从静态入手论证中心论点。例三从动态入手,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非常精练、准确,既缺一不可,又不显丝毫累赘。(意对即可)
2.文章3、4两段可以看成一个句群,共有7句话,第①句承前文揭示中心论点,第②句岔开,稍带一笔说到“咬文嚼字”的另一面,因非作者主攻方向,一句便打住,第③句又承第①句稍微展开,第④句承①③句说明原因,第⑤句进一步阐说,第⑥句和第⑦句运用事例从反面证明。句句写来,严谨缜密,无懈可击,可见作为桐城派有深厚古文根底的朱先生文章的雅洁谨严。(意对即可)
3.论题只是要论述的问题,它多用短语和非判断句、非陈述句来表达,只是用来框定、指示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表达的观点,必须用判断句或陈述句明确表达,论题围绕论点。(意对即可)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2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
点赞数:0回答数:1

最新问答: 类型如果造句 最坏的英语如何说最坏,用英语有几种说法 舒婷的《致橡树》原文是什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某航海爱好者乘船从A到B,若从尽量利用自然条件的角度考虑,应沿哪条航线航行( ) A.a 雨越下越猛,像漂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这是什么成语 有关: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烧碱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Na2O2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原来温度 1+1+12+3+4+5+6+7+8+9等于几 如何更快解好定语从句 地球上为什么要划分高中低纬 把一个没有磁化材料,敲一下就会成磁体 England is Tom's motherland(改成否定句) 五年级课文第一课《窃读记》主要内容是什么 平移的现象是物体什么的变化 在三月五号下午 英语翻译 两种说法 关于牛的古诗我要一整首都在描写牛的古诗,请问谁知道? 怎样计算氯化银中银的含量 世界上最大的鲸和最小的鲸是怎么生活的?最小的鲸有多大?鲸的祖先是什么动物?鲸在水里是怎么睡觉的? 英语翻译:这个苹果和那个苹果一样大。 已知60°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为3cm,它所在的圆的周长是______cm. 覆盖的反义词 温暖的反义词 惊恐的反义词
相关问答: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