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2009-2010初二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
1个回答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 班级: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若规定向东走为正,那么-8米表示( )

A、向东走8米 B、向南走8米 C、向西走8米 D、向北走8米

2、代数式(a-b)2/c的意义是( )

A、a与b的差的平方除c B、a与b的平方的差除c

C、a与b的差的平方除以c D、a与b 的平方的差除以c

3、零是( )

A、正数 B、奇数 C、负数 D、偶数

4、在一个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可以得到一个( )

A、负数 B、一个任何数 C、原数的相反数 D、非正数

5、如果ab=0,那么一定有( )

A、a=b=0 B a=0

C a,b至少有一个为0 D a,b至少有一个为0

6、在下列各数中是负数的是( )

A、-(-1/2) B -|-1/3|

C –[+(-1/5)] D |-1/6|

7、下面说法中正确是的有( )

(1)一个数与它的绝对值的和一定不是负数.(2)一个数减去它的相反数,它们的差是原数的2倍(3)零减去一个数一定是负数.(4)正数减负数一定是负数.(5)有理数相加减,结果一定还是有理数.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下列各数成立的是( )

A、—(-0.2)=+(+1/5) B、(-3)+(+3)=6

C、+(-1)= —(-1) D、-[+(-7)]=+[-(+7)]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存在最小的有理数 B、存在最大负整数

C、存在最大的负整数 D、存在最小的整数

10、如果一个数a的绝对值除a的商是-1,那么a一定是( )

A、-1 B、1或-1 C、负数 D、正数

二、 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1、教室里有学生a人,走了b 人,又进来了C人,此时教室进而有学生( )人.

12、已知两数的积为36,若其中一个数为m,则这两个数的和为( )

13、当x=( )时,代数式(x-4)/3的值等于0.

14、气温从a.C下降t.C后是( )

15、设甲数为x,乙数为 y,则“甲乙两数的积减去甲乙两数的差”可以表示为( )

16、如果a>0,那么| a |= ( )

17、1293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89765的有效数字是( ),如果把它保留到两个有效数字是( ).

18、比-3小5的数是( )

三、 计算题.(每题4 分,共计16分)

(19) {0.85-[12+4(3-10)]}/5 (20)[(-3)3-(-5)3]/[(-3)-(-5)]

(21)(-2)3*5-(-0.28)/(-2)2 (22)(1/4+1/6-1/2)*48

四、解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23、已知| a |=5,|b| =3,且a,b异号,求代数式(a+b)(a-b)的值.

24、在数轴上表示绝对值不大于5的所有整数.

25、现在5袋小麦重依次为183千克,176千克,185千克,178千克,181千克为准.超过的斤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斤数记为负数,那么这5袋小麦与标准重量相比,超出或不足千克数依次为多少?这5袋小麦总重量为多少克?

26、学校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一段时间的勤工俭学活动,每个学生得到15元补助,在活动期间有的同学买了份饭,饭费应从15元内扣除,饭费与同学实际领到的钱数如下表:

(1) 写出用n表示c的公式(n小于或等于25的自然数)

(2) 计算当n=6时, c是多少?

饭费的数量n 饭费如下(元 领钱数c(元

1 0.60元 15-0.60=14.4

2 1.20元 15-1.20=13.80

3 1.80元 15-1.80=13.20

4 2.40元 15-2.40=12.60

……… ……… ………

四、 附加题.(20分)

1、a.b互为相反数,c ,d互为倒数,且|m|=3,求:m+cd-(a+b)/(a+b+c)的值.

回答者: 杜嗣攀 - 新兵 一级 2009-11-12 11:0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 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2、如图1,直线l1、l2被l所截,下列说理过程正确的是:

A.因为∠1与∠2互补,所以l1‖l2

B.如果∠2=∠3,那么l1‖l2

C.如果∠1=∠2,那么l1‖l2

D.如果∠1=∠3,那么l1‖l2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分别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其中不能判定这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

A.两对对顶角分别相等 B、有一对对顶角互补

C、有一对邻补角相等 D、有三个角相等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2005)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已知点A(2,1),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C,则点C的坐标为

A.2 B.(2,0) C.(0,1) D.(1,0)

6、已知点A(-1,0),B(1,1),C(0,-3),D(-1,2),E(0,1),F(6,0),其中在坐标轴上的点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是由线段AB经过平移得到的,已知点A(-2,1)的对应点为A′(3,4),点B的对应点为B′(4,0),则点B的坐标为:

A.(9,3) B.(-1,-3) C.(3,-3) D.(-3,-1)

8、以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7cm,5cm,12cm B.6cm,8cm,15cm

C.4cm,6cm,5cm D.8cm,4cm,3cm

9、如图2,已知∠B=∠C,则∠ADC与∠AEB的大小关系是:

A、∠ADC>∠AEB B、∠ADC<∠AEB

C、∠ADC=∠AEB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0、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它的外角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7 B.8 C.9 D.10

11、如图3,下列推理及所注明的理由都正确的是:

A. 因为DE‖BC,所以∠1=∠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因为∠2=∠3,所以DE‖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因为DE‖BC,所以∠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因为∠1=∠C,所以DE‖B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2、只用一种大小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地砖铺地时,判断能否作平面镶嵌(无缝不重叠)的依据是:

A.正多边形的材料 B.正多边形的边长

C.正多边形的对角线长 D.正多边形的内角度数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 如图4,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引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