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1)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
(2)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的浓度c(B),可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平衡常数等于气体生成物浓度幂之积除以气体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判断;
(4)反应Ⅰ生成SO2和CO2,反应Ⅱ只生成CO2,如同时发生,则两种气体的浓度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5)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
(6)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因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则温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
(1)反应Ⅰ吸热,则△H>0,由方程式可知△>0,反应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则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故答案为:高温;
(2)由题意可知,反应Ⅱ的Kp=
p4(CO2)
p4(CO),故答案为:
p4(CO2)
p4(CO);
(3)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则A、D错误;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大,则B错误、C正确,
故答案为:C;
(4)反应Ⅰ生成SO2和CO2,反应Ⅱ只生成CO2,如同时发生,则两种气体的浓度比随时间会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如果气体中SO2和CO2浓度之比随时间变化,则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5)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石灰石,可使更多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正确;
B.由反应Ⅰ可知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则低温下不利于生成二氧化硫,则应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故B正确;
C.由图象可知,提高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增大CaS的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C正确;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利于二氧化硫的减少,故D错误.
故答案为:ABC;
(6)反应Ⅰ和Ⅱ同时发生,且v1>v2,所以刚开始生成二氧化硫速率快,随着反应2进行,生成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促使第一个反应平衡向左移动,导致二氧化硫的量降低,直到达到平衡不变.
则图象应为
,故答案为:
.
点评:
本题考点: 真题集萃;焓变和熵变;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考点点评: 本题为2014浙江高考题,涉及化学平衡以及反应热与焓变的考查,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较为综合,涉及面广,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