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实验证明题(要简洁、精准、详细)
1个回答

1.设计实验证明:振幅越快,音调越高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做法:把钢尺固定在桌子上,第一次露出桌面1/2,第二次露出桌面1/3,第三次露出桌面1/4,用同样大小的力拨.

实验现象:第一次音调高,第二、三次的音调比第一次逐渐降低.

实验结论: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

2.设计实验证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一端开口一端蒙上橡皮膜的盒子

实验做法:将蜡烛放在桌子上,点燃蜡烛,等蜡烛的烛焰稳定下来.

一手持起盒子,将有开口的一端对着烛焰.

用同样的力度敲响橡皮膜发声,观察火焰的状况.

逐渐增加敲橡皮膜的力度,使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增大,进一步观察火焰的状况.

实验现象:先用同样的力度敲响橡皮膜发声,火焰晃动,逐渐增加敲橡皮膜的力度,发现火焰晃动的越厉害,最终熄灭

实验结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3.设计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实验器材:可以弯曲的细吸管、激光笔、白色光屏

实验做法:将吸管拉直,用激光笔对准吸管,在吸管后方放置一块白色光屏,发射激光,观察对面光屏上是否出现光斑.

将吸管弯曲,重复以上步骤,观察对面光屏是否出现光斑.

实验现象:吸管拉直时,光屏上出现光斑;吸管弯曲时,光屏上没有出现光斑

实验结论:光沿直线传播

4.设计实验证明:确定反射光的位置

实验器材:激光笔、可以翻折的硬纸板

实验做法:先让光线(可以使用激光笔)在折纸左面的平面内由一个斜方向射向折线与镜面的交点处(此是入射点),保持有入射光的纸面不动,转动折纸的另一半,观察有没有反射光线,如果折线左右有一些角度的话,在右面的平面内看不到反射光线.

实验现象:只有当折线左右的两个面在一个平面上时才能看到反射光线

实验结论:入射光与反射光在同一个平面内.

5.设计实验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器材:平面镜、硬纸板、铅笔、量角器、激光手电筒、纸

实验做法:

(1)将平面镜平放,将纸垂直放在平面镜上(最好固定好)

(2)在纸上标出法线,在法线交于平面镜的一点标出入射点]

(3)使手电筒的光通过入射点,并使它在纸上显现出光路,用笔在纸上记录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4)将实验重复几次,用量角器量出每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角度.

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设计实验证明: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器材:平面镜、硬纸板、铅笔、量角器、激光手电筒、纸

实验做法:将“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的实验的手电筒的光从反射光线处射入.实验现象:观察到它的反射光线与原先记录的入射光线重合,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实验结论:在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7.设计实验证明:当物体大于两倍焦距是,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做法: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实验现象:光屏上出现缩小倒立的实像

实验结论:当物体大于两倍焦距是,凸透镜成缩小倒立实像.

8.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像将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

实验做法: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1倍焦距的任意地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观察像的位置,再次移动光屏使光屏再次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

实验现象:蜡烛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就会靠近凸透镜.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像将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