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博物馆有什么物品和七年级的历史有关?
1个回答

青铜时代 - 青铜豕尊高40,长72厘米.1981年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

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此管应是先铸,然后安装于豕尊范中铸造的.此器重达30多公斤,容积有13公升,盛满之后,一个人难以搬运,有此管孔,可以穿系绳索,供人抬举,安装此管的作用是便于人们搬运.猪尊的装饰也有特点,器身大面积用鳞甲纹,前后肘部饰夔龙纹.

,人物龙凤帛画   兰亭序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的这卷原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兰亭序》,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依次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T型帛画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的锦饰内棺的盖板上,覆盖着一幅彩绘的帛画,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技法精妙,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幅帛画用单层的细绢作地,绢地现呈棕色,呈T形,故称T型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