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汉,一里=415.8米 清光绪,一里=576米 1929年,一里=500米 中国里的长度及其演变,无论今人关于度量衡的著作和古籍记载,都很少谈及.著名中国经济史专家梁方仲先生在所著《中国历代度量衡之变迁及其时代特征》中说:“自汉代以后,历代计算长度,都是自尺以上,到丈为止.至清光绪34年(1908年)重定度量衡制时,……才明文规定于尺之外,另立里制.①所以,中国里作为计算道路等的长度单位在制度上确立得是很晚的.但这决不是说中国古代没有里这种长度的概念,相反这种概念当时应用很多.如《汉书·西域传》所载数十个方国中,大多数方国到长安有多少里的记载:“鄯善国,本名楼兰,……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且末国,……去长安六千八百二十里”等等.这说明里这种长度概念在当时是常常用到的.虽然如此,正史讲度量衡时却没有里的长度.如《汉书·律历志》谈到长度时说:“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此处讲的五个长度单位,是分、寸、尺、丈、引,就是没有里.这里没有讲里的长度,不是没有里的长度,而是由于种种原因缺少记载造成的. 探讨中国里的长度演变,不仅要探讨里本身的长度,而且还要牵连到其他长度的演变问题,如尺的长度.有时,同一个朝代就有几十个不同长度的尺,与此相应,可以计算出几十种里的长度.但这些里的长度,并不一定是法权认可的现实应用的里的长度.因此,这里仅计算社会公认的里长度的演变,供关注此问题的人们参考. 一、周、秦、两汉里的长度:周代里的长度在计算井田面积时常常提到.《春秋·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前594年)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周代井田制下,方一里,耕地九百亩,四边都是三百步一里的长度.这一点在古代是公认的.《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然而,仅仅知道一里三百步,不知一里多少尺还是无法求得一里的具体长度.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升,井方一里,是为九夫.”从这一记载可知,井方一里,为九夫耕种的九百亩耕地,每一边的边长为一里三百步.一步六尺,则一里三百步为l800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同时又引《律学新说》指出,二者是相等的.所以《汉书·食货志上》在这里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由于周代一里三百步的里制到秦汉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所以这一里制可视为周秦汉三代的里制
最新问答: 没人能改变你用英语怎么说 已知函数f(x)=2^2x-5/2*2^x+1-6,其中x属于[0,3], (1)求f(x)最大值和最小值 (2)若实数 如何掌握英语发音 周末谈话节目Weekend Talk Weekend 为什么不加s 英语翻译这篇文章主要讲了 MARY 对流行音乐的看法,她认为流行音乐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坏的一方面. 运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了这批货物的[3/7],正好是18吨,第二天运走了这批货物的[1/3],还剩多少吨货物没运? 如图所示,甲乙两人沿着边长90米的正方形广场按A-B-C-D-A的顺序跑.甲从A出发,速度为66米一分钟; 设函数Y=1/(1+1/X)的定义域为M,至于为N那么M=?求大神帮助 函数f(x)=x/(x-1),证明f(x)在(-∞,-2)上的单调性.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导函数各是什么? 在《诗经》中,你可能在以下哪部分看到有关董仲舒为汉武帝祝寿奏乐的情景描述( ) A.风 B.雅 C.颂 D.ABC三项 “月光之下我们哭过笑过”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说?3Q 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Do you deny that you have told me a lie?翻译 If you were a tear drop 自作自受读音 what letter is a part of the face? 求解道初一因式分解题(x平方-y平方)(x+y)-(x-y)三次方 MnO4-和CO2为什么不是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 思维导图问题 急1)如果我在做的是数学的思维导图,要是想到了与数学毫不相干的东西也要写上去吗?如果写上了还用再继续联想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