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高淳县二模)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由于与岩石、大气和生物的相互作用,海水中溶解和悬浮有大量的无机物和有
1个回答

解题思路:(1)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得到淡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

(2)卤水能使蛋白质变性.

(3)①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碱液,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取滤液滴入NaOH溶液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根据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的方法是过滤进行解答;

③利用题目所给的信息结合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进行书写;

(4)由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即A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无色溶液B和洁净铁钉无现象,说明无色溶液中没有稀盐酸,然后一一验证即可.

(1)利用太阳能蒸发海水得到淡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这一过程是物理变化;

(2)卤水能使蛋白质变性.

(3)①氯化镁转化为氢氧化镁需要加入碱液以提供氢氧根,此处选择过量的氢氧化钠进行反应,目的是让所取海水中的氯化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取滤液滴入NaOH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完全转化.故答案为: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让所取海水中的氯化镁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取滤液滴入NaOH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已完全转化;

②能分离得到沉淀的操作名称是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③由题中可知反应产物,再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故答案为:MgCl2

通电

.

Mg+Cl2↑;

(4)由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即A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无色溶液B和洁净铁钉无现象,说明无色溶液中没有稀盐酸,然后一一验证即可.①A中含有的原子团是碳酸根离子,离子符号为CO32-

②反应②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0;

④实验结果A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水,所以A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C、H、O、Mg.

⑤A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水,且是含镁的物质,所以白色粉末D可能是碱式碳酸镁.

故答案为:(1)物理;(2)蛋白质;(3)①NaOH;过量;稀HCl;②过滤;③MgCl2

通电

.

Mg+Cl2↑;(4)①CO32-;②分解;③CO2+Ca(OH)2═CaCO3↓+H20; ④C、H、O、Mg;⑤碱式碳酸镁.

点评:

本题考点: 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盐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考点点评: 熟记过滤方法及原理、蒸发的操作的要求、盐酸的性质、碳酸钠的性质,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并熟练书写出相应的生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