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丹霞地貌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温带湿润-半湿润区、半干旱-干旱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丹霞地貌是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的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总称.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红色砂岩是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固结成岩.形成了砂岩后,经地壳上升,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
A、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红色砂岩是沉积岩,不是岩浆岩,因此没有岩浆活动,故不符合题意;
B、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红色砂岩是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固结成岩.形成了砂岩后,经地壳上升,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所以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⑤沉积作用--①地壳上升--④流水侵蚀作用,故正确;
C、云台山红石峡是我国北方地区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红色砂岩是沉积岩,在外力作用下固结成岩.形成了砂岩后,经地壳上升,出露地表,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该景观最后的过程是流水的侵蚀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D、构成石峡的是红色砂岩.红色砂岩是沉积岩,不是岩浆岩,因此没有岩浆活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考点点评: 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根据丹霞地貌的成因,结合题中的信息解题,难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