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制的范围是1-14么?
1个回答

不是

关于pH

pH是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简单表示方法.

我们都知道,用石蕊、酚酞试液可以检验出溶液的酸碱性.例如,要知道某溶液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一支试管取少量待测液,滴入2滴~3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为酸性溶液;变蓝,为碱性溶液;若仍然保持紫色则为中性溶液.这种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简便易行,现象明显,结果可靠,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方法.

但是,石蕊、酚酞只能帮助我们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却不能知道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要进一步知道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必须测定溶液的pH.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方法是很简便的,但要注意操作正确:取一支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在半分钟的时间内,将pH试纸变化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便可知道溶液的pH.为什么要强调“半分钟”这样短的时间?因为时间长了,pH试纸可能会与待测液发生其他化学反应,颜色就不真实了,测定的pH也就不准确了.有的同学为了省事,不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而是把pH试纸直接浸入到待测液中,这种操作是错误的,会把待测液污染.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即溶液pH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相对浓度:

H+浓度=OH-浓度时,pH=7,溶液呈中性;

H+浓度>OH-浓度时,pH<7,溶液呈酸性;

H+浓度<OH-浓度时,pH>7,溶液呈碱性.

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酸性越强.但必须明确,pH是在0~14这个范围内变化的,不能小于0或大于14,而且pH只用于表示稀溶液的酸碱度,浓溶液的酸碱度不能用pH表示(这方面的道理将在高中化学里学到).

书写pH符号时要注意规范化,即“p”要小写,“H”要大写,不可写成“PH”或“ph”.

人类在生命活动中,总要不断地摄入或排出许多酸性或碱性物质,因而人体的血液是一种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液体.一个健康人的血液的pH能够稳定地维持在7.35~7.45之间.

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含H+的溶液是酸,含OH-的溶液是碱,既不含H+又不含OH-的溶液呈中性;

②pH=0时,溶液中H+浓度等于零;

③pH是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方法;

④pH越大,溶液碱性越强;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⑤用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答:①②③⑤四种说法不对.

请你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溶液呈中性时( ),溶液呈酸性时( ),溶液呈碱性时( ).

①H+离子浓度>OH-离子浓度; ②H+离子浓度=OH-离子浓度;

③H+离子浓度<OH-离子浓度; ④pH=7;⑤pH>7;⑥pH<7.

答:(②④);(①⑥);(③⑤).

自《素质教育新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