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思路: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越靠前的金属化学性质越活泼,和稀酸溶液反应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就越剧烈,在等同条件下,反应需要的时间也就越短,再就是得到1克氢气所需要的金属的质量为=[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合价];
B、向酸溶液中不断的滴加碱溶液时,由于酸碱中和,会使溶液的酸性逐渐的减弱直至为中性或变为碱性;
C、当向盐和酸(或者是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碱溶液(或者是酸)时,酸碱首先发生反应,当酸把碱或者是碱把酸全部消耗之后,再和盐反应;
D、向酸或碱溶液中不断的加水时,溶液的酸性或碱性就会不断的减小,但溶液不会变成中性,更不会变成碱性或酸性.
A、由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镁在铝前,因此镁反应需要的时间短,而该图象中时间和斜线的斜率有冲突,应该是斜率越大的,时间越短,金属的活动性越强,故A错误;
B、由于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是过量的,因此最终溶液的PH应该大于7,故B错误;
C、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先和混合溶液中的氯化氢反应,再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
D、由于是加水稀释碱溶液,因此无论加多少水,溶液仍为碱性溶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碱的有关的化学性质、酸碱溶液的稀释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