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可用K2Cr2O7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备氯气(K2Cr207被还原为Cr3+).(1)K2Cr2O7与浓盐酸反应
1个回答

(1)Cr元素化合价变化为:K2Cr2O7→CrCl3,化合价由+6→+3价,一个Cr原子得3个电子,两个Cr原子得6个电子;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HCl→Cl2,化合价由-1价→0价,一个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所以其最小公倍数为6,K2Cr2O7的系数为1,作还原剂的 HCl的系数为6,再根据原子守恒判断其它分子的计量数,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的未知物为水.所以该方程式为: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转移6mol电子生成3mol氯气、同时还原1molK2Cr2O7,则转移3mol电子消耗0.5molK2Cr2O7

故答案为:K2Cr2O7+14HCl(浓)

.

2KCl+2CrCl3+3Cl2↑+7H2O;0.5;

(2)①根据假设1和假设2可知假设3应为:Cl-浓度、H+浓度对反应都有影响,

故答案为:Cl-浓度、H+浓度对反应都有影响;

②依据假设可知:步骤1为对照实验标准,步骤2、3中分别改变Cl-浓度、H+浓度,可通过加入NaCl实现改变Cl-浓度,可通过加入浓硫酸改变H+浓度,然后用湿润的淀粉KI实质检验是否产生Cl2

故答案为:

步骤2:向A试管中加入适量NaCl固体,加热,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试管口附近㈠若试纸变蓝,则假设1成立;

㈡若试纸未变蓝,则假设2或3成立

步骤3:向B试管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加热,把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试管口附近㈠若试纸变蓝,则假设2成立

㈡若试纸未变蓝,结合步骤2中的㈡,则假设3成立.